2 個解答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最佳解答
詩分為「新詩」和「舊詩」。
*舊詩分為「古體詩」、「近體詩」
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排律」
*律詩形式:
a每首八句
b每首 五字(共四十字)→五律 七字(共五十六字)→七律
c2、4、6、8句末字押韻
d對句:3、4句對 5、6句對
例:
觀獵(五言律詩) 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迴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野望(七言律詩) 杜甫
西 山 白 雪 三 城 戍,南 浦 清 江 萬 里 橋。
海 內 風 塵 諸 弟 隔,天 涯 涕 淚 一 身 遙。
唯 將 遲 暮 供 多 病,未 有 涓 埃 答 聖 朝。
跨 馬 出 郊 時 極 目,不 堪 人 事 日 蕭 條。
「樂府」:字數,句數,對杖,平仄都沒限制,偶數句押韻,可換韻。
遊子吟(五言古詩 樂府詩)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參考資料: 國文老師給的資料@@"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
*近體詩:
亦 稱 “ 格 律 詩 ” , 與 古 體 詩 相 對 , 一 般 指 唐 代 出 現 的 格 律 詩 。
其 句 數 、 字 數 、 平 仄 和 用 韻 都 有 嚴 格 規 定 。 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二種,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
*律詩:
有 五 言 律 詩 、 七 言 律 詩~
“ 律 詩 ” 因 格 律 嚴 謹 而 名 , 源 於 南 北 朝 , 成 熟 於 唐 初 。 全 詩 八 句 , 中 間 兩 聯 必 須 對 仗 ; 第 二 、 四 、 六 、 八 句 押 韻 , 首 句 可 押 韻 可 不 押 , 押 平 聲 韻 , 一 韻 到 底 , 分 五 言 、 七 言 兩 體 , 又 簡 稱 五 律 、 七 律 。
*五言律詩:
《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七言律詩: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離呼取盡余杯。
*樂府:
『樂府』始於漢武帝,本 為 古 代 音 樂 官 署 之 名 , 其 職 在 採 納 詩 歌 , 以 管 絃 入 樂 ; 及 掌 管 朝 會 宴 饗 、 道 路 游 行 時 所 用 的 音 樂 。
樂 府 作 為 一 種 詩 體 , 泛 指 樂 府 官 署 所 採 集 、 創 作 的 樂 歌 及 魏 晉 至 唐 代 可 以 入 樂 的 詩 歌。
唐 代 樂 府 詩 歌 之 所 以 在 文 學 史 土 大 放 異 彩,主 要 由 於 唐 代 樂 府 詩 多 屬 創 新 之 作 , 而 趨 於 詩 體 化,故 更 能 以 新 語 言 新 意 境 創 作 新 樂 府 。
*七言樂府:
《將進酒》
作者: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逕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參考資料: 網站找不到的 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