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個解答
評分
- 2 0 年前最佳解答
我國古代文獻中有關五穀的記載很多,而且對五穀的分辨亦頗有不同,例如
1. 【周禮】『麻、黍、稷、麥、菽(豆)』
2. 【孟子】『稻、黍、稷、麥、菽』
3. 【管子】『黍、秫、菽、麥、稻』
4. 【楚辭】『稻、稷、黍、菽、麻』
五穀中的稻和麥至今仍是我國主要食糧。在中國,稻(水稻)的種植起源於華南約4700年前的神農時代。麥(大麥和小麥)的種植,約在史前晚期或於盤庚遷殷以前傳入我國華北。
至於五穀中的黍、稷和秫都是屬於“小米”。“小米”是北方的重要糧食之一,在南方很少種植。“小”基本上包括兩類植物:粟屬和稷屬。
黍不是現今我們常吃的玉蜀黍,而是米子和黃米。玉蜀黍是近代才由西方傳入的農作物。
菽即豆,而五穀中所指的菽並不是所有的豆,而是大豆。大豆在周代被稱作菽,秦漢以來才稱為豆。
五穀中的麻,是指大麻。大麻的種子是無毒,但葉有毒,故可充作糧食。
- 胖胖Lv 72 0 年前
【五穀】
注音一式 ㄨˇ ㄍㄨˇ
注音二式 w g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 泛指各種主要的穀物。但五穀說法不一,比較普通的說法以稻、黍、稷、麥、菽為五穀。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西遊記˙第八回:世有五穀,儘能濟饑,為何喫人度日?
參考資料: 教育部國語辭典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