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個解答
- 2 0 年前最佳解答
大家都是抄書的= =
上面就說了
要[你認為]
我心目中的俠客
須要有其氣度及風範
哪種氣勢大概就像文天祥在正氣歌所寫的
是氣所磅礡,凜冽萬古存
又說他養一正氣抵擋獄中五氣的那種
俠者,需存有正氣
當然
所謂俠
自然得挺身而出為群眾奮鬥
且須堅守自己
有所為有所不為
我覺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
俠要有睿智的頭腦
甚至要能忍
蘇軾曾在留侯論裡責備
逞匹夫之勇行刺秦王的張良
他說
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
要能忍
要有智慧
要存有天地之正氣
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決心
當然
要有能力
才能稱為俠之大者。
參考資料: 純人腦(因為有些古文之前國文課背過了...呵呵)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
郭靖:
為國為民
俠之大者
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射雕英雄傳 - 靜默可以補病Lv 52 0 年前
「郭解、朱家是漢代遊俠中的少數,」曾經深入研究俠文化的佛光大學校長龔鵬程解釋,早期俠客絕非正義之輩,但歷史家的責任是提供人們從不同角度欣賞人物,史記敘述每一種人物時,都會替他們尋找存在的價值,提到他們可取的部分,書中人物往往只是特例。比如名醫扁鵲列傳,正是當時大夫都無法擁有扁鵲妙手回春般的醫術,同樣的,俠客中,朱家、郭解猶有可稱述之處,至於當時市井中許多所謂的遊俠,作風等而下之,以時下的「痞子」稱之亦不為過,史記也就不談了。
「最早被稱為遊俠者,不過是盜匪與魚肉民間的暴豪,」龔鵬程說,太史公的意思也是「俠是不對不好的,我勉強從中選幾個例子作為表率。」
正因為遊俠以武犯禁,漢朝統一後,為維持社會秩序,遊俠一度被「全力掃蕩」,所謂「漢既統一,誅族遊俠」,但因應時代需求,俠客卻沒有消失。由此觀之,時過境遷,你所問的俠客,只是一個正義的想像吧!!
2005-04-05 21:38:16 補充:
俠的原意我想是一定要掌握的
而不是以今義來臆測
要不然用中文這樣符號就沒有歷史性可言了....
- 老練的棒棒Lv 52 0 年前
武,止戈二者合為武。止,乃是趾;有前進行進的意思。所以,止戈乃是舉起兵器,行俠義之道。
俠,以仁變化。有能力的人,積極保護弱小的人群;在仁之前,積極維護正義,這就是俠。
在仁德之前以武行俠之事,即是武俠。
參考資料: 霹靂九皇座第一集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2 0 年前
俠,是指勇敢而能助弱抑強的人,並且能夠捨己助人。
所以,俠客應該是指勇敢俠義、路見不平便拔刀相助的人。
但,武俠小說中俠之大者,必然是有些智慧,且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決定之人。
光憑匹夫之勇,是無法稱為「俠」。
參考資料: 小腦袋&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