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個解答
評分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最佳解答
胡適是最重要的啟蒙人,早在民國六年一月,他即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當時文學的八個主張
也就是後來的八不主義
他主張使用-白話-做為文學語言改革的基礎
白話文學運動
民國初年的白話文運動,由胡適之、陳獨秀等人發起。
發起動機及對文字使用的觀念
胡適曾提及:「古文經過桐城派的廓清,變成了通順明白的文體,所以在那幾十年中,古文家還能勉強掙扎,要想運用那種文體來供給一個驟變的時代的需要。但時代變得太快了,新的事物太多了,新的知識太複雜了,新的思想太廣博了,那種簡單的古文體,無論怎樣變化,終不能應付這個時代的要求,終於失敗了。」
此一番話點出了白話文運動不得不然的時代背景,並對文言文作了無情的診斷。
胡適極力主張「言文一致」
要文字當「語言」的符契,並隨著活的語言變遷,此即「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也就是說「文學革命的主要意義實在只是文學工具的革命。
胡適「工具」的創新,視為發展新文學的第一步。而他之所以提倡此運動,則是為了普及民眾教育以救國的時代要求,故提出「讀書不需口譯」的文學。
- 2 0 年前
白話文不是胡適「發明」的
唉......當時人口裡所說的
就是白話文了..........
只是寫出來的不是
所以胡適要發起白話文運動
「我手寫我口」
可以去搜尋一下知識,之前好多人問過這個問題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