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個解答
- 2 0 年前最佳解答
應該是鑿壁偷光喔!
西漢的著名學者匡衡,出身於農民家庭,生活十分貧困。他從小就很渴望讀書,可是父母沒有能力供他上學,甚至連書本也買不起,匡衡只好向別人借書來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讀一讀書,但由於家中窮得連燈油也沒有,根本沒法點燈讀書。正當匡衡發愁時,忽然發現絲絲的光線,正從牆壁的縫隙中透射過來,原來這是鄰居的燈光。匡衡心生一計,便用鑿子把那小縫挖大成一個小洞,然後捧着書,倚在牆邊,利用那點微弱的光線閱讀。從此,匡衡每晚就借鄰居的燈光,埋首苦讀,最後成為了著名的學者。
抓螢火蟲看書→囊螢夜讀 車胤
晉朝車胤少時家貧,無錢買油點燈,每至夏夜,
便到處捕捉螢火蟲,聚螢成光,閉門苦讀,終獲功名,官拜吏部尚書,「
囊螢夜讀」成為千古美談。
參考資料: http://www.tdais.gov.tw/search/book1/17/n17-6.htm / http://www.chinalane.org/moral001/magicbox/0000116... - anngusLv 62 0 年前
哈哈,鑿壁借光才對!真是耍呆,竟然唸成借壁鑿光。謝謝lion指正,也謝謝假面的建議,我會努力Do myself!不過每個人都自立自強的話,Yahoo知識+不就沒得交流了,所以Take easy,It's FUN!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
為啥發問的人都不會自己去找答案呢很難嗎...現在的人不只是懶而且還很怪
在這PO問題會比自己找答案還快嗎...別讓人覺得妳們很笨...拜託 DO YOURSELF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
西漢的著名學者匡衡從小就愛讀書,可是,他家世代都是農夫,生活貧困,哪有錢供他上學?匡衡只好常常向人借書來看。
一天晚上,少年匡衡替財主砍完柴回家,照例想拿起書本學習。可是這天收工遲,天色已黑,家裡窮得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看來書是讀不成了!
匡衡正在發愁時,忽然發現牆壁上有一條縫隙,把鄰居的燈光透了過來。匡衡靈機一觸,便用鑿子偷偷把那小縫鑿成一個小洞,自己就捧著書,倚著牆,利用那點微弱的亮光來讀書。
- iotingLv 62 0 年前
匡衡是漢朝時候的人,他從小就非常好學,但是因為家裡窮,沒有辦法上學。同村裡有一位老先生,家裡有很多書,匡衡就到老先生家去做短工,不要錢,只是要求老先生每天借一本書給他看。老先生看他很有志氣,就答應了。就這樣,匡衡白天工作,晚上就借本書回來看。可是,他家裡窮得連買油燈的錢都沒有;沒有燈,晚上怎麼看書呢?剛好,他家隔壁的鄰居每天晚上都要紡紗織布,匡衡就在牆上挖了一個小洞,讓鄰家的燈光從小洞裡射進來,他就藉著這一點兒燈光看書。直到深夜,鄰家的燈滅了,他才去睡覺。 匡衡就這樣刻苦用功,努力讀書,一天一天的。日子久了,他終於成為一個大學問家,後來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社出版「三百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