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在訂盟約或發誓要”折箭為誓”?
在中國古代,不論是訂定盟約或是鄭重的發誓、承諾時,都要"折箭為誓"?不知道折箭的舉動象徵著什麼樣的意義呢?有沒有古例或典故可以依循呢?
5 個解答
評分
- 豬頭妹Lv 52 0 年前最佳解答
「折箭為誓」一語出自宋代‧岳柯《桯(ㄊㄧㄥ)史》中〈二將失律〉一文。《桯史》一書共十五卷,記載南北宋的雜事。
《續資治通鑑卷110》中亦有引用「折箭為誓」之例
《三國演義》中也有「折箭為誓」的情節
綜合以上文字內容,立誓承諾時之所以要折箭,乃是要爭取對方的信任,
因為箭是攻擊或防身的武器,折箭便表示「我對您沒有敵意也沒有防備,
因此您是可以信任我的誠意的!」
參考資料: 國語活用辭典、自己的看法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