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個解答
- 秋夕Lv 72 0 年前最佳解答
【人勤地不懶】注音一式ㄖㄣˊ ㄑ|ㄣˊ ㄉ|ˋ ㄅㄨˋ ㄌㄢˇ注音二式r
圖片參考:http://140.111.34.46/dict/fonts/fa41.gif
勤有功,戲無益。一勤,天下無難事。手勤不受貧。人不勤不善,鐘不打不鳴。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不好意思,那些是俗諺,找不到是誰說的...
- 2 0 年前
【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
解釋 (諺語)勤能生財,儉能守成。比喻必須勤、儉並重,開源與節流同時並進,方能致富。如:俗語說得好: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你今天雖然努力掙錢,明天卻又大把揮霍,到頭來終是兩手空空。要有勤有儉,才能積聚財富。
儉於私可以獲副.檢於公可以寶貴
出自化書
奢不可踰.檢不可奢
出自班固
- 2 0 年前
1、沒有一樣東西是不勞而獲,而貴重的東西。
努力後得到的果實才甜的!
2、只有勤勉能給人生活的手段,還能給人生活的價值。
3、正和勞動能加強身體一樣,艱難也能加強精神。
4、勤奮之後休息的喜悅,是勤勞的越激烈、越辛苦而越加增大。
5、世界到那兒都一樣,唯有心苦和勞動才會帶來喜悅和報酬。
這句也很實用的喔!
6、人類為求取幸福,所不可以避免的條件是勤奮。
7、你要以靠的不是你的人望,僅是自己的努力。
8、不論任何過人優異的天份,也會為遊手好閒所毀滅。
沒錯!除了天份外,努力才是重要的!
9、勞動要適時開始,享樂要及時結束。
10、須把誠實和勤勉當作你永恆的伴侶。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造成的。 愛迪生 2.學海無涯,勤是岸;青雲有路,志為梯。佛家語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經4.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 5.堅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 曾國藩 6.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邵雍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8.(諺語)勤能生財,儉能守成。比喻必須勤、儉並重,開源與節流同時並進,方能致富。9.人勤地不懶:(諺語)人只要辛勤耕作,就能有好收穫。10.學海無涯勤是岸:(諺語)比喻學問像海洋一樣浩瀚無窮,唯有勤奮不懈,方能有所成就。1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諺語)學無止境,必須勤奮、吃苦,才能有好成績。12.西諺:「勤勞有苦味之根。但有甜美之果。」13.李商隱曰:「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14.俗諺:「勤為事成之半,惰為敗事之階。」15.古語:「立國之本,首宜在勤,凡百弊病皆從懶生。」16.俗諺:「勤能補拙,儉以養廉。」17.曾國藩曰:「勤不必有過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己矣。」18.曾國藩曰:「勤則雖柔必強,雖愚必明。」19.俗諺:「奢侈為亡國之母,勤儉為建國之本。」20.先總統 蔣公:「以勤致富,以勞致強。」21.俗語:「勤儉是美德,懶奢是罪惡。」 22.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諺語)勤能生財,儉能守成。比喻必須勤、儉並重,開源與節流同時並進,方能致富。23.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2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25.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陶侃)26.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明 錢福華)27.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明 文嘉)28.節儉是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莎士比亞)29.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30.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老子)31.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32.勤能補拙,儉以養廉(古訓)33.一勤天下無難事(古訓)34.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梁啟超)35.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顏之推)36.天下無不勞而得之收穫,亦無勞而不獲之耕耘(蔣中正)37.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 聖經 38.人生是不斷的奮鬥。 泰戈爾39.斧頭雖小,但多次欲劈,終能將一棵最堅硬的橡樹砍倒。(莎士比亞)
- 2 0 年前
不知道是誰說的,但是我努力整理出來了
1.生命存在於勤勞之中
2.勤是無價寶。慎乃護身符
3.快馬不需人打,勤人不需督促
4.懶惰坐失良機,勤勞製造機會
5.勤勞是返老還童的良藥
6.金玉非寶,勤儉才是寶
7.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8.我們要像蜜蜂一樣,是勤勞為娛樂
9.困難使智慧圓熟,一如勞動使身軀強壯
10.苦悶ˋ惡習ˋ貧窮,這三大邪惡,可以在勤勞工作中消除於無形
11.勤能補拙,儉以養廉
12.勤儉是一聲用不完的美筵
13.一勤天下無難事
14.歷覽前賢家與同,成由勤儉敗由奢
15.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伴縷,恆唸物力維難
希望可以幫助你
參考資料: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