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服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3 個解答
評分
- ?Lv 52 0 年前最佳解答
文藝復興的憂鬱
從文藝復興以來,《憂鬱》、《傷感》被視為天才及創造性的原始動力。然而,憂鬱傷感超越限度時,一切便失去平衡,產生瘋狂,它是毀滅性的瘋狂,令人惶恐的、可怕的。法國詩人安東蘭.阿爾多(Anonin Artaud 1896-1948)的遭遇即是一例,對於他的《瘋狂》,還得運用電療休克法來進行「治療」。如此看來,在西方,瘋狂是極度的醜,是死亡的、虛無的、混亂的醜,威脅生命的醜。然而在中國,瘋狂卻是天與心直接聯繫的載體。
參考資料: IE - 2 0 年前
你好^^我為您補充一些自己的知識!關於文藝復興的憂鬱,要從但丁神曲一書的信念開始.神曲講的是對真理的追求,宇宙的和諧及人類終了解宇宙的本質.而一旦宇宙和諧的創世觀不再有權威人類行為也無所目的時,有人便因空虛感強烈,沒有了求知慾或對美麗的事物不再有美感時,這樣的心態就是文藝復興的憂鬱.總而言之就是反其道而行,心靈上的一股失落感!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
可否再詳細一點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