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個解答
- 建成 林Lv 72 0 年前最佳解答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是人們熟知的一句諺語。有意思的是,關於行業,唐代時只有三十六行的記載。三十六行如何發展為“三百六十行”呢?《清稗類鈔·農商類》中有如下的文字:“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就其分工約計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則七十二行;十之則三百六十行。”可見“三百六十行”只是一個概數,是對人們所從事各種工種的指稱。 事實上,自古以來,行業的工種又豈止“三百六十行”!在現代工商業社會,可能超過三千六百行。 參考資料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
1.假途伐虢﹝或稱圍魏救趙﹞
周瑜屢向劉備索回荊州未果,周瑜便定計,以幫劉備攻打西川之名,行實際進兵荊州之計,周瑜告知劉備屆時請出城接應錢糧和勞軍,實欲活捉劉備直取荊州。
2.連環計
王允為了要除去驕橫弄權的董卓,便以觀貌似天仙的貂蟬許配呂布再送給董卓,製造義父義子間的敵視,促使呂布殺董卓。
3.美人計
王允藉歌妓貂蟬之手除去董卓,周瑜也利用美人計想騙劉備換荊州,遂將孫權之妹許配劉備卻及中劉備的美男計,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4.借刀殺人
劉備深知呂布神勇過人,若讓曹操和呂布合作,將會威脅劉備未來的發展,因而用此計殺了呂布。
5.落井下石
曹丕為繼承曹操霸業,不得不對其胞弟曹植展開落井下石之計,不但向曹操告密曹植缺失,且誤陷曹植使其酒醉延誤行軍時程,而達到獲得嗣位的目的。
6.金蟬脫殼
劉備曾運用此計擺脫曹操的控制,讓他領兵討伐袁紹,不但擺脫曹操的控制,還增加了自己的兵力。
7.招降納叛
當關羽被圍困下邳逼到絕處,曹操為將關羽納為己用,格外厚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不惜成本,但是曹操仍失去關羽。
8.上屋抽梯
關將卞喜和太守王植曾對關羽採「上屋抽梯」之計,兩人都先穩住關羽,提供住宿,使關羽失去戒心再下手擊殺和殺死關羽,可惜兩次都被人通風報信而逃過一劫。
9.以逸代勞
「軍事以近代遠,以逸代勞」。處理某些事效率愈快愈好,某些事則要沉著冷靜,才不致亂了方寸而一敗塗地。孔明北伐時,司馬懿自知不敵,所以就是用這一招,掛一免戰牌在軍營外,以期蜀軍糧草一斷,就自然退兵。
10.隔岸觀火
隔岸觀火並非鼓勵你冷眼旁觀毫無人性,而是教導你如何面對惡敵。
11.偷樑換柱
凡事不可被對方迷惑,不能只看表面,要有堅定的意志,以免中了別人偷樑換柱之計。
12製造輿論
輿論是一種價值的判斷,是社會集體意識的表現,現今民主時代,輿論的力量甚至可以影響政府施政。
13.利用天時
「天時」指的是時代環境、歷史需要、自然條件、天文氣候等,利用天時之計是乘時變化,由人得志而縱橫四海。三國中分別魏國得天時══一早控制好北方,吳國有地利══有長江之險,蜀國靠人和══大多百性偏向蜀國。
14.明知故眛
「明知故眛」指明知其意卻裝作不知,若是以看穿敵方意圖技倆,亦可明知故眛之計,故意裝作不知,將計就計勃取信任讓敵方產生錯覺,我方在從中取利。在曹操煮酒論英雄一事中,曹操原想用計══指劉備是當時能與他相稱英雄的人,試探劉備有沒有稱霸之心,幸得劉備機警用此計逢凶化吉。
15.混水摸魚
在兵法中混水摸魚是指人為的製造一種混亂迷離的環境,使對手在混亂中迷失或失去理性,以利我方從中達成目的。
16.苦肉計
苦肉計是先把自己折磨一番,利用血淚去爭取接近敵人的機會,取得敵人信任暗地裡陰謀顛覆,達到預期目的。赤壁之戰時,吳將黃蓋就用此計。
17.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有兩種方法,一是乘人之危混水摸魚;二是自己放火喊捉賊,達到劫奪別人充實自己的企圖。
18.過河拆橋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兵法上為何要過河拆橋?因為不拆掉這座橋,將來可能對己不利,一旦危及到自身生命安全或造成利益衝突,英雄們也不得不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留意,長板坡大轍退,張飛拆橋,並不算此計。
19.笑裡藏刀
兵法上笑裡藏刀是指運用計謀使敵人相信我方而疏於防備,我方便可暗中設計做好萬全準備再敵人完全無法防備時,一舉攻下,是一種外柔內剛的取勝之計。曹操不但對敵人用此計,就連對己方人也用此計,楊修聰明過人,只要曹操,給點暗示,楊修又怎會不知自己有殺生之禍呢?
20.反間計
利用敵方心理弱點加以離間,定能收反間效果,誠然團結是勝利基礎智謀尤勝武人。周瑜就是利用曹操的疑心,利用蔣幹,引曹操殺蔡賵、張允二人。
21.擒賊擒王
在戰術應用上,攻擊重心應對準敵方首領或其指揮部,只要擊倒主將掌控全局,必定勝券在握。
22.反客為主
反客為主之計就是在鬥爭中,當處於被動地位的時候,設計爭取到主動控制權,在對決場合中主與客沒有明顯得界限,支配者是主被支配者是客,能從被中爭取到主動的就是「反客為主」。
23.激將計
世事以成敗論英雄,權術家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您若能使屬下或家人受刺激而激發潛能達到目的,您便成功的運用激將計了。
24.虛張聲勢
虛張聲勢也是打腫臉充胖子、狐假虎威逞英雄,一旦西洋鏡被拆穿,戲便無法唱下去,除非有孔明之才,勸你凡事以實力為重。
25.暗渡陳倉
暗渡陳倉是一種障眼法,現代人用來比喻男女偷情,商場上則抬面上掩飾抬面下。
26.欲擒故縱
如果逼敵人太緊而使敵人無路可走,往往會遭到頑強的反撲,如果讓他逃走,不逼迫他,慢慢地削弱其氣勢、瓦解其士氣,再加以捕捉,這就是「欲擒故縱」的策略
27.調虎離山
調虎離山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引老虎離開深山,虎落平陽後射殺此虎;另一種是騙虎離開後再行收拾平日恃虎橫行的小**。
28.先發制人
兵法云「兵貴神速」作戰時誰的軍隊速度快,搶得先發制人的有利的地位,誰就佔上風,就會贏得勝利。
29.空城計
30.瞞天過海
31.圍魏救趙
32.拋磚引玉
33.借屍還魂
34.扮豬吃虎
35.聲東擊西
36.走為上策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是人們熟知的一句諺語。有意思的是,關於行業,唐代時只有三十六行的記載。三十六行如何發展為“三百六十行”呢?《清稗類鈔·農商類》中有如下的文字:“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就其分工約計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則七十二行;十之則三百六十行。”可見“三百六十行”只是一個概數,是對人們所從事各種工種的指稱。 事實上,自古以來,行業的工種又豈止“三百六十行”!在現代工商業社會,可能超過三千六百行。 參考資料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