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個解答
- 宗慶Lv 62 0 年前最佳解答
算是政治實體
教宗接見馬爾他騎士團團長安德魯‧貝蒂王子及隨員
【梵蒂岡電台訊】 昨天,六月二十四日,天主教會紀念聖若翰洗者,這位耶穌的先驅是馬爾他軍事騎士團的主保,所以也可以說這一天是這個騎士團的團慶。為此,這個國際性慈善事業組織的最高領導人安德魯‧貝蒂(Andrew Bertie)王子,于昨天上午率領隨員一行,到梵蒂岡覲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馬爾他軍士騎士團是天主教最古老的宗教性騎士團之一,公元一零五零年時原是耶路撒冷一個名叫聖若翰洗者隱修會的團體,專門為前往耶路撒冷聖地朝聖的各宗教信徒提供協助與服務。公元一一一三年這個以服務為宗旨的騎士團組織獲得羅馬教宗帕斯夸萊二世的承認。後來經過種種事變,這個騎士團遷往地中海的馬爾他島,從此改名為馬爾他軍事騎士團。一七九八年拿破崙入侵馬爾他島,于是騎士團被迫離開這個島嶼,流浪意大利各地,直到一八三四年才來到羅馬,並在馬爾他大樓和馬爾他別墅設址,享有治外法權。
今天,這個騎士團雖然仍然掛名軍事和騎士的古老傳統名銜,實際上已經沒有軍事的實質,而團員也不再是由真正的騎士和貴族組成,而是由對教會和對這個組織有功的人士,才得以被接納成為團員。
馬爾他軍事騎士團是聯合國承認的國際法人組織,分佈在五十四個國家的一百一十個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從事醫療慈善工作,開設醫院,派駐醫師,設立殘障養老院,末期病患中心,指導社會義工服務團體和急救診所,尤其是在發生天災人禍的地方提供服務。
馬爾他軍事騎士團的團長由發願的騎士推選出,終身職,有自己的司法機構,與九十二個國家維持外交關係,有自己的護照,發行自己的郵票,鑄自己的錢幣。今天,騎士貴婦團員一萬人,大部分為在俗教友,他們發願按照基督信仰行善、立功、修愛德,團員中也有部份是發修會聖願的修士。他們的工作事業由八萬名義工協助,有一萬一千名在職工作人員。
際上,我們並未將其視為一個國家
因為 他確實是在一九九四年起成為聯合國常任觀察員,
但是 並非 主權國家 (Sovereign nation )
而是 宗教及慈善性質之「主權實體」(Sovereign Entity)
在 聯合國 191個會員國中沒有
在 ISO3166-1 的 240個 國家與地區中也沒有
連 聯合國統計處 的 279 個 國家與地區 中 也沒有他
其實 還有更多類似的例子,還有一個是在 英國的廢棄燈塔 有一家五口
假日才過去,但是也自稱 擁有主權,土地,政府,及人民(五人)........
所以,我想 國家 是一個嚴格的定義,
是 [馬爾他騎士團] 而非 [馬爾他騎士團國]
======================================
相關參考資料 台灣國旗網
耶路撒冷.羅德島和馬爾他聖約翰獨立軍事醫院騎士團(The Sovereign Military and Hospitaller Order of St.John of Jerusalem of Rhodes and of Malta) 簡稱 S.M.O.M. 或 "馬爾他騎士團" ( Order of Malta)
馬爾他騎士團(Sovereig Military Order of Malta)於第十二世紀在耶路撒冷城成立的時候,稱為耶路撒冷聖若望醫院騎士團,它的宗旨在為前往
耶路撒冷聖地朝聖的旅客服務,並對抗伊斯蘭教徒的侵略。
1308年騎士團從耶路撒冷遷往希臘的羅迪島,
1529年又遷往馬爾他島,
1834年又遷至羅馬,
專門從事醫療慈善事業,是一個享有國際法人地位的天主教團體。目前有騎士團員一萬一千人,另有八萬名在全球各地醫院長期服務的義工。
========================
中華民國外交部
「馬爾他騎士團」(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總部設於羅馬,為地位相當特殊之國際法人,擁有主權地位(Sovereign Status),可發行郵票,核發護照,一九九四年起成為聯合國常任觀察員。該團羅馬總部領土為一萬二千平方公尺,具政府組織並享有派遣接受使節之權。
目前「馬爾他騎士團」與全世界九十一個國家建有外交關係,與十五個國家及國際組織互設代表機構。一般而言,各國皆由其駐教廷大使兼任駐該團大使,其主權地位普遍為國際社會所承認。
為一宗教性質之人道慈善性團體,利用與他國建立外交關係之機會,獲取普遍承認,除鞏固其主權地位外,並藉以開展保障其全球慈善事業。
聯合國常任觀察員、FAO常任觀察員、WHO常任觀察員、駐歐洲理事會常任觀察等十餘國際組織。
參考資料
CIA and Me,台灣國旗網, 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