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業 -自然 太空之旅 急-急-急
一.選擇題
1.【 】科學家推測火星上可能曾有生物存活過,是因為〈A〉火星見有大氣〈B〉火星地面曾有液態水出現〈C〉火星距地球很近〈D〉發現火星人的飛碟
2.【 】我們說:「太陽是宇宙形成之後,較晚期形成的星球」,是因為它具有下列何種特性〈A〉體積比較大〈B〉表面溫度較高〈C〉氫元素的含量比較高〈D〉重元素的含量較高
3.【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地球最初的生物,是由無生物演變而來的〈B〉地球吃形成時 ,地表並不是固態的〈C〉太陽系是宇宙中的氣體、塵埃因引力作用聚集而成〈D〉溫度較高的塵埃互相吸附,形成行星、衛星
4.【 】下列哪一項不是生命能在地球發源的重要原因〈A〉富含有機化合物〈B〉擁有海洋〈C〉溫度適中〈D〉富含氧氣
5.【 】現今地球,氧氣較地球形成初期多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爆發的結果〈B〉生命形成的結果〈C〉二氧化碳與鈣結合的結果〈D〉地殼漸漸冷卻的結果
6.【 】地球大氣組成的演變過程中主要包含三個階段〈甲 〉以氮、氧為主〈乙〉以氫、氦、甲烷、氨為主〈丙〉以水氣、二氧化碳、氮為主,下列關於其演變的順序何者正確〈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
7.【 】形成太陽系的天體不包括哪一項〈A〉恆星〈B〉彗星〈C〉衛星〈D〉星團
二.填充題
1.生命生存所需要的條件有〈 〉、〈 〉、〈 〉
2.地球的天然衛星是〈 〉
3.類地行星具有岩石的外殼,體積較〈 〉、密度較〈 〉
4.〈 〉是會放出大量光和熱的星球
5.根據科學推測地球大約在〈 〉年前誕生,約在〈 〉年前地球開始有生命存在,而人類祖先大約在〈 〉年前才出現
5 個解答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最佳解答
一.選擇題
1.【B】科學家推測火星上可能曾有生物存活過,是因為〈A〉火星見有大氣〈B〉火星地面曾有液態水出現〈C〉火星距地球很近〈D〉發現火星人的飛碟
→水是形成生命的重要物質,所以因為火星表面上有水流動過的痕跡,所以科學家斷定,"可能"曾有生命出現過。
2.【D】我們說:「太陽是宇宙形成之後,較晚期形成的星球」,是因為它具有下列何種特性〈A〉體積比較大〈B〉表面溫度較高〈C〉氫元素的含量比較高〈D〉重元素的含量較高
→恆星經過核融合反應之後,從氫變成氦,在變成其他重元素。而越晚形成的星球其含重元素的比例較高,理由很簡單:若是宇宙初形成的恆星,其核融合反應後形成元素,爆炸之後變成星際物質(原恆星之前核融合的產物),這些星際物質再形成恆星,再經由核融合反應之後,元素不斷的融合(主要還是氫融合成氦),而形成重元素。
3.【D】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地球最初的生物,是由無生物演變而來的〈B〉地球吃形成時 ,地表並不是固態的〈C〉太陽系是宇宙中的氣體、塵埃因引力作用聚集而成〈D〉溫度較高的塵埃互相吸附,形成行星、衛星
→我忘記怎麼解釋了,sorry,不過ABC都是正確的!
4.【 D】下列哪一項不是生命能在地球發源的重要原因〈A〉富含有機化合物〈B〉擁有海洋〈C〉溫度適中〈D〉富含氧氣
→生命最主要形成的條件是水,其次是有機物質。如果溫度太高或太低,這些物質早就變成固體了,無法形成生命!氧氣是因為要活下去,所以才需要能量,但早期生物是在海洋中誕生,海洋中已有很多生物所需要的能量。
5.【B】現今地球,氧氣較地球形成初期多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爆發的結果〈B〉生命形成的結果〈C〉二氧化碳與鈣結合的結果〈D〉地殼漸漸冷卻的結果
→藻類的形成,使得藻類行光合作用,而造成氧氣較地球形成初期多的原因。
6.【 B】地球大氣組成的演變過程中主要包含三個階段〈甲 〉以氮、氧為主〈乙〉以氫、氦、甲烷、氨為主〈丙〉以水氣、二氧化碳、氮為主,下列關於其演變的順序何者正確〈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
→課本一定有!解釋一下二氧化碳變少的第二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上面講過了!因為二氧化碳形成石灰石!
7.【 D】形成太陽系的天體不包括哪一項〈A〉恆星〈B〉彗星〈C〉衛星〈D〉星團
太陽→恆星;哈雷彗星→彗星;月球→衛星;星團是在星系以下的地位Ex.昴宿星團,星團是由許多恆星聚集形成的。
二.填充題
1.生命生存所需要的條件有〈 水〉、〈空氣 〉、〈 陽光〉
→生物課本有喔!
2.地球的天然衛星是〈 月球〉
→每天晚上往天上一看最大的那顆就是了!
3.類地行星具有岩石的外殼,體積較〈 小〉、密度較〈大 〉
→主要是跟類木行星相比的結果。
4.〈 恆星〉是會放出大量光和熱的星球
→基本常識吧!但這裡主要要問的是恆星的定義。(P.S恆星標準定義:“過去曾經”、“正在”、“將會”產生核反應的星體就是恆星。)
5.根據科學推測地球大約在〈 46億〉年前誕生,約在〈35億 〉年前地球開始有生命存在,而人類祖先大約在〈 200多萬〉年前才出現
→35億是藍綠藻的出現、人類的遠祖巧人,大約在兩百多萬年前出現,到了十幾萬年前大致演化成目前人類的模樣(這個答案很難說,我覺得因為題意不清)。
以上的答案,如果有錯,請見諒,我已經盡力了!希望幫得上你的忙!但功課還是要自己寫比較好喔^^!裡面有些是天文的部分,現在地科,有關於天文的觀念講的太少了!
2006-02-11 22:35:03 補充:
"根據科學推測地球大約在〈 46億〉年前誕生,約在〈35億 〉年前地球開始有生命存在"我以前是這樣教的,我可以肯定!"200多萬"這格答案,就看你自己取捨了!^^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隨風飄Lv 62 0 年前
一.選擇題
1.【B 】科學家推測火星上可能曾有生物存活過,是因為〈A〉火星見有大氣〈B〉火星地面曾有液態水出現〈C〉火星距地球很近〈D〉發現火星人的飛碟
2.【D 】我們說:「太陽是宇宙形成之後,較晚期形成的星球」,是因為它具有下列何種特性〈A〉體積比較大〈B〉表面溫度較高〈C〉氫元素的含量比較高〈D〉重元素的含量較高
3.【 D】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地球最初的生物,是由無生物演變而來的〈B〉地球吃形成時 ,地表並不是固態的〈C〉太陽系是宇宙中的氣體、塵埃因引力作用聚集而成〈D〉溫度較高的塵埃互相吸附,形成行星、衛星
4.【D 】下列哪一項不是生命能在地球發源的重要原因〈A〉富含有機化合物〈B〉擁有海洋〈C〉溫度適中〈D〉富含氧氣
5.【 B】現今地球,氧氣較地球形成初期多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爆發的結果〈B〉生命形成的結果〈C〉二氧化碳與鈣結合的結果〈D〉地殼漸漸冷卻的結果
6.【 B】地球大氣組成的演變過程中主要包含三個階段〈甲 〉以氮、氧為主〈乙〉以氫、氦、甲烷、氨為主〈丙〉以水氣、二氧化碳、氮為主,下列關於其演變的順序何者正確〈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
7.【D 】形成太陽系的天體不包括哪一項〈A〉恆星〈B〉彗星〈C〉衛星〈D〉星團
二.填充題
1.生命生存所需要的條件有〈 水〉、〈空氣 〉、〈 能量〉
2.地球的天然衛星是〈月亮 〉
3.類地行星具有岩石的外殼,體積較〈小 〉、密度較〈 大〉
4.〈恆星 〉是會放出大量光和熱的星球
5.根據科學推測地球大約在〈 46億〉年前誕生,約在〈 35億〉年前地球開始有生命存在,而人類祖先大約在〈 175萬〉年前才出現
最後兩格的答案不是很確定
倒數第二格...對生命的起源的推測,其實還是個學術大問題
倒數第一格...人類的祖先要如何界定?
我答案是以175萬年前的東非人來回答...但在東非人之前的猿類 ,
應該也能算人類祖先 , 如較高等的粗壯南猿 , 或更原始的普羅猿...也都能看成是人類先祖 , 但他們是猿類 , 而不是人類
如果要把猿類列為人類先祖 , 但猿類之前還有物種 , 如果一直往前推 , 就推得沒完了....
所以我是以最古老的人類 , 也就是175萬年前的東非人來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