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高中國文 虛詞的問題
高中國文有一課是
\"左忠毅公軼事\"
裡面有個 為\"之\"掩戶
要如何看出它是虛詞呢
我怎麼會誤會成是代詞
要怎麼分阿?
2 個解答
評分
- 2 0 年前最佳解答
文章中的句子是「為掩戶」
「之」是後人研究時
覺得正確的意義應該是「為之掩護」(替史可法關上門)
就這篇文章(左忠毅公佚事)而言
文章中並沒有「之」這個字
所以我們判斷它是虛詞(因為是後人加上的)
若文章中的句子是「為之掩護」
那它的確是代詞(史可法)
希望我的說明能幫你解惑
2006-02-13 00:38:27 補充:
「為掩戶」是「為之掩戶」的省略喔!
參考資料: 身為中文系的淺見 - 2 0 年前
為之掩戶?
『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你是說這段嗎?
叩『之』寺僧→如果這個之,做代詞,哪請問你要代哪個?所以分辨是否為代詞,你可以先試者翻成白話,或者把這句話給說長點,用多點字來說看看,你就可以基本上可分辨了。記住古人說話是很有邏輯、很簡潔的。所以看古文,每句話每個字有有他的涵義。只要多念幾次應該就會有體會。
至於如何判斷虛詞,
通常我的經驗,
我會先用實詞來說看看,
前後文說的通,
我就會先假設做實詞,
如果說不通,
哪多半會做虛詞。
因為這樣念起來會比較順口(符合音律)
以上。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