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 網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 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 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 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什麼是永嘉之禍......等
請問喔~~永嘉之禍、肥水之戰、官渡之戰、侯景之亂
可以幫解說一下嗎???我讀ㄌ很久還是沒有讀通耶
不用很多,我只要簡短扼要,能懂就好
謝謝囉!!!
4 個解答
- 小ELv 52 0 年前最佳解答
永嘉之禍---永嘉之亂指的是永嘉五年(西元311年)...
匈奴族劉淵在建國後,即屢屢派兵攻晉,佔領了上黨、太原、河東、平陽等郡後...
又派兒子劉聰,及劉曜、石勒等將兵進攻西晉,打進洛陽,晉懷帝也被擄北上。
「曜等遂焚燒宮廟,逼辱妃后,......百官士庶死者三萬餘人。帝蒙塵於平陽」。
因此事發生於懷帝永嘉年間,故史稱「永嘉之亂」。
兵陷洛陽、擄懷帝北歸的變亂,它決定了西晉覆亡之命運。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2年,當時中國北方的前秦欲把南方的東晉滅亡,並於淝水交戰,最終東晉僅以軍力數萬大勝前秦軍。淝水位於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公元383年前秦統治者苻堅徵調各族士兵87萬南下進攻東晉,東晉名將謝石、謝玄率兵迎戰,在肥水戰役中大敗前秦軍隊,前秦皇帝苻堅中箭受傷脫逃,晉軍乘勝攻佔了洛陽等地。此戰以後,苻堅被部下殺死、前秦滅亡,中國北方重新陷入分裂混亂的局面,直到439年北魏重新統一北方。
歷史上的官渡之戰發生於東漢建安五年(200年)。在此之前,袁紹擊滅公孫瓚,佔據冀、青 、幽、并四州,成為全國最大的割據勢力;曹操則於建安元年(196年)迎漢獻帝都許,利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擒呂布,滅袁術,敗劉備,直接控制兗、豫、徐三州和揚州部分地區。雙方都具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和實力,都把對方視為自己最大的障礙;同時,雙方的地盤彼此相接,要發展就必須吃掉對方。於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決戰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區展開了。經過一段相持,曹操為了改變兵少糧乏的不利局面,大膽採納許攸獻計,奇襲烏巢,焚燒袁軍糧屯。袁紹指揮錯誤,軍心動搖。曹操乘機發動猛攻,大敗袁軍,俘獲極多。袁紹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這一仗,為曹操徹底消滅袁紹集團、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侯景之亂))
南朝後期,門閥士族統治開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經變為一個失掉統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階層,對於任何政治風浪的衝擊,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碼的應變能力。侯景原為東魏大將,於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投降梁朝,駐守壽陽,不久起兵反叛,於三年(549年)攻破建康,梁武帝被困餓死。侯景進入建康後,「悉驅城市文武,僳身而出」,「交兵殺之,死者三千人」,又「縱兵殺掠,交屍塞路」(《南史‧侯景傳》)。長期的腐朽寄生生活,造成了士族的極端脆弱和無能。他們「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羸氣弱,不耐寒暑,坐死倉猝者,往往而然」(《顏氏家訓‧涉務》)。侯景又陸續派軍在三吳地區大肆燒殺搶掠,直到簡文帝大寶二年(552年),才被陳霸先、王僧辯所擊敗。
侯景之亂使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擊,「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餘家」,「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顏之推《觀我生賦》注);而亂事更令南方的社會生產造成了極大破壞,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煙絕,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南史‧侯景傳》)。南方政權損失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北強南弱之勢已不可避免。
- 2 0 年前
照個順序走是 官渡之戰、永嘉之禍、肥水之戰、侯景之亂
魏 ﹡官渡之戰:三國時期最重要的三大戰役中其一。
重點在於此戰役後曹操統一北方。
晉 ﹡永嘉之禍:匈奴人劉淵攻陷洛陽擄走晉懷帝,西晉滅亡。
之後西晉形成五胡十六國的局面。
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皇帝被邊疆部族擄的戰爭。
晉 ﹡肥水之戰:五胡十六國最後由氐族統一,建立前秦。
後率軍南下想統一東晉。
最後失敗了,決定東晉偏安江南,北方再度陷入分裂。
﹡侯景之亂我不知道,所以查知識+給你。
侯景之亂指的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東魏降將侯景勾結京城守將蕭正德,舉兵謀反。當時正值梁朝政務鬆弛,防備鬆懈之際,侯景軍隊很快就包圍了台城,次年二月,因兵盡糧絕,台城陷落。梁武帝被軟禁後餓死,侯景又立太子蕭綱為傀儡皇帝。公元552年,梁元帝蕭繹派大將王僧辯、陳霸先攻下建康,侯景兵敗被殺。
侯景之亂歷時長達五年,在此期間,各方勢力連年混戰不止,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死亡無數,千里之內罕見人煙,整個社會經濟遭受到破壞性的打擊。此後不久,南朝梁滅亡。
參考資料: 知識+ - 雲濤夢筆沐流塵Lv 72 0 年前
永嘉之禍---永嘉之亂指的是永嘉五年(西元311年)...
匈奴族劉淵在建國後,即屢屢派兵攻晉,佔領了上黨、太原、河東、平陽等郡後...
又派兒子劉聰,及劉曜、石勒等將兵進攻西晉,打進洛陽,晉懷帝也被擄北上。
「曜等遂焚燒宮廟,逼辱妃后,......百官士庶死者三萬餘人。帝蒙塵於平陽」。
因此事發生於懷帝永嘉年間,故史稱「永嘉之亂」。
淝水之戰-是太元八年(三八三年)東晉和前秦之間在淝水展開的
一場大戰,也是東晉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戰役,它對東晉和五胡各國的
繼續對峙以及後來南北朝局面的形成,發生了很大的影響。
淝水之戰是兩晉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
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南北戰爭。
官渡之戰-發生於東漢建安五年(200年)。在此之前,袁紹擊滅公孫瓚,佔據冀、青 、幽、并四州,成為全國最大的割據勢力;曹操則於建安元年(196年)迎漢獻帝都許,利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擒呂布,滅袁術,敗劉備,直接控制兗、豫、徐三州和揚州部分地區。雙方都具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和實力,都把對方視為自己最大的障礙;同時,雙方的地盤彼此相接,要發展就必須吃掉對方。於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決戰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區展開了。經過一段相持,曹操為了改變兵少糧乏的不利局面,大膽採納許攸獻計,奇襲烏巢,焚燒袁軍糧屯。袁紹指揮錯誤,軍心動搖。曹操乘機發動猛攻,大敗袁軍,俘獲極多。袁紹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這一仗,為曹操徹底消滅袁紹集團、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侯景之亂-指的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東魏降將侯景勾結京城守將蕭正德,舉兵謀反。當時正值梁朝政務鬆弛,防備鬆懈之際,侯景軍隊很快就包圍了台城,次年二月,因兵盡糧絕,台城陷落。梁武帝被軟禁後餓死,侯景又立太子蕭綱為傀儡皇帝。公元552年,梁元帝蕭繹派大將王僧辯、陳霸先攻下建康,侯景兵敗被殺。
侯景之亂歷時長達五年,在此期間,各方勢力連年混戰不止,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死亡無數,千里之內罕見人煙,整個社會經濟遭受到破壞性的打擊。此後不久,南朝梁滅亡。
- 匿名使用者2 0 年前
照個順序走是 官渡之戰、永嘉之禍、肥水之戰、侯景之亂
魏 ﹡官渡之戰:三國時期最重要的三大戰役中其一。
重點在於此戰役後曹操統一北方。
晉 ﹡永嘉之禍:匈奴人劉淵攻陷洛陽擄走晉懷帝,西晉滅亡。
之後西晉形成五胡十六國的局面。
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皇帝被邊疆部族擄的戰爭。
晉 ﹡肥水之戰:五胡十六國最後由氐族統一,建立前秦。
後率軍南下想統一東晉。
最後失敗了,決定東晉偏安江南,北方再度陷入分裂。
﹡侯景之亂我不知道,所以查知識+給你。
侯景之亂指的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東魏降將侯景勾結京城守將蕭正德,舉兵謀反。當時正值梁朝政務鬆弛,防備鬆懈之際,侯景軍隊很快就包圍了台城,次年二月,因兵盡糧絕,台城陷落。梁武帝被軟禁後餓死,侯景又立太子蕭綱為傀儡皇帝。公元552年,梁元帝蕭繹派大將王僧辯、陳霸先攻下建康,侯景兵敗被殺。
侯景之亂歷時長達五年,在此期間,各方勢力連年混戰不止,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死亡無數,千里之內罕見人煙,整個社會經濟遭受到破壞性的打擊。此後不久,南朝梁滅亡。
參考資料: 知識+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