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個解答
- 1 0 年前最佳解答
古體 : 以五言七言為主 不入樂 句式上 每篇沒有定句 長短依內容而定
用韻要求通押 可換韻 不必一韻到底 不講究平仄
近體 : 講求平仄聲律 對仗工整 重視格律 著重詩趣及畫趣的尋求
文體有五言 七言之分 有分絕句 律詩
參考資料: 書本 - 1 0 年前
古詩
1.產生時代:與樂府詩同起於漢代
2.特色:a.章法上,句數不定,可自由伸縮,不受限制,但通常為雙數句
b.韻法上,以連句韻及隔句韻為常見,可自由換韻,用韻較寬
近體詩
1.產生時代與來源:a.為唐代新興之詩體,又稱「今體詩」
b.漢魏六朝是古體詩的時代,但梁陳以降因四聲之發 現,詩的平仄、押韻等嚴格格律漸漸形成,到初唐 終於確立今日所見的律詩、絕句體製。皆為谷言或 七言之形式
2.特質:a.講求平仄格律。不照平仄的詩,謂之「拗體詩」。
b.在韻法上,第一句可押韻,亦可不押韻。偶體句要押韻,一韻
到底,不得換韻,不得有重複的韻腳。
古體詩與近體詩之差異:
古體詩 近體詩
起源 漢代 唐代
句法 多以五言、七言為主, 以五言、七言為主
亦多雜言。
用韻 可連句韻、隔句韻 一韻到底,限制嚴格
可自由換韻,用韻較寬
這些是我從「語表大進擊」裡面選的~不曉得對你有沒有用
2006-07-21 18:53:04 補充:
近體詩1.產生時代與來源:a.為唐代新興之詩體,又稱「今體詩」 b.漢魏六朝是古體詩的時代,但梁陳以降因四聲之發現,詩的平仄、押韻等嚴格格律漸漸形成,到初唐終於確立今日所見的律詩、絕句體製。皆為五言或七言之形式2.特質:a.講求平仄格律。不照平仄的詩,謂之「拗體詩」。 b.在韻法上,第一句可押韻,亦可不押韻。偶體句要押韻,一韻到底,不得換韻,不得有重複的韻腳。排的不太好~可能會有點...請見諒
參考資料: 語表大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