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個解答
評分
- MeitzuLv 51 0 年前最佳解答
1. 光程的標準定義是:折射率n乘以通過路徑長d,
從你題目看來,所謂大氣光程應是太陽光通過大氣時候的光程,
太陽發出的各種可見光,只要顏色(光頻率)不同,
在介質(大氣也算是一種介質)中的折射率也不同,
造成在大氣中的波速(v=c/n)也不同,
每一種顏色的光並不是同時到達地面。
一般應用在雷射上,譬如干涉儀技術,
是測量兩種客觀條件下光波的相位差=光程差*2*pi/lambda0,
lambda0為真空中的波長。
2. 這一題的回答,要配合圖來解說。
因為我目前等級沒辦法畫圖,只好請你去點選下面這個網址看:
http://img157.imageshack.us/img157/2915/6063ev0.jp...
太陽的仰角,在升起和落下時,仰角接近0度,
但是從真空入射到空氣時的折射角最大!
根據Snell's law,n1*sin(theta1)=n2*sin(theta2),
所有顏色的光具有相同的n1與theta1值,
但有不同的n2與theta2值,
因此造成了如圖所示的色散現象,
紅光比較能射到人的眼睛,
所以清晨或黃昏的時候,看到的太陽比較偏紅色。
而正午時分,太陽的仰角最大,接近在天頂的位置,
從真空入射到空氣時的折射角接近0度。
所有顏色的光線雖然n值不同,也是不同時刻抵達地面,
但是因為入射光折射角度接近0度,出射光折射角度也接近0度,
所以在地面上看太陽時看到的各色光沒有分散(沒有色散),
紅光仍和其他時刻抵達地面的橙、黃、綠、藍、紫光混在一起,
同時進入你的眼睛,所以正午時分太陽顏色偏白。
參考資料: 自己 - 1 0 年前
光程optical path or range:天體射出之光線 (rays ) 經由大氣而至海平面之路徑長度的一種量度,以天頂光源光徑長度之倍數表示之。
參考資料: 網路+課本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