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個解答
- huanLv 51 0 年前最佳解答
大甲鎮瀾宮自創建以來,就有湄洲進香的活動。據故老相傳:清朝時期,大約每二十年就會舉辦湄洲進香。當時均由大安港或溫寮港搭船直接駛往湄洲,這項活動一直延續到日據時代,大安港廢港,日本政府嚴禁台海兩岸往來,大約在清末民初之際,這湄洲進香的活動也就停頓了下來。直到民國七十六年,鎮瀾宮的董監事赴湄洲祖廟參加媽祖成道千年祭典,才又恢復舉辦。
- 1 0 年前
現在大甲媽祖回娘家是指回湄洲祖廟謁祖 !!
以前媒體不實報導說大甲媽祖往北港進香為大甲媽祖回娘家,這是錯誤的說法 !!
現在大甲媽祖已改往新港繞境進香 ! 約6年才會舉行盛大的大甲鎮瀾宮往湄洲祖廟謁祖進香,也就是正式的大甲媽祖回娘家!!
- 香燈腳Lv 71 0 年前
原來的大甲到北港進香蠻有意義。根據日治時期,大甲公學校鄉土史料的記載,認為大甲到北港進香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依此推測,大甲到北港進香可能開始於1820年_1840左右,至1988,合計約170_150年。《只有二次大戰時曾經中斷,去湄洲也並未受限,只是有錢、有閒、有意願參加湄洲進香的信徒不多,所以很少舉辦湄洲進香。反而因普陀山是旅遊勝地,去普陀山進香的比去湄洲的還多。)
他的意義有1.到北港晉謁媽祖聖父母,突顯孝道精神。
2.到北港拜北港媽,分享北港媽祖靈氣,讓北港媽祖庇佑更多信徒。顯現『北港媽祖蔭外鄉』的諺語並非虛傳。
3.趁春雨季節,南下活動筋骨,沿途觀察彰雲地區產業,作為大甲地區該年農業作息的參考。
4.清朝.台灣鄉村治安欠佳,百姓不敢輕易出門,唯有參加進香,才能南下旅遊,避免土匪滋擾。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TomLv 71 0 年前
在民國七十年代大甲媽祖回娘家是說媽祖回北港朝天宮
大甲媽祖回娘家為媒體說法
實際上北港朝天宮未曾說過
實際上大甲媽祖也帶著香擔去分北港朝天宮的香火
所以按照事實來說大甲媽祖也有北港朝天宮的香火
當時北港朝天宮是台灣最靈驗且最有名的媽祖廟
而且當時執士牌也有北港進香字樣
所以大甲媽祖回娘家已經中斷
取而代之是往新港奉天宮繞境進香
至今有二十年
而大甲到北港朝天宮是從日本時代開始的
從當初的幾百人
然後最後一次去北港以有上萬人以上之多
http://www.dajiamazu.org.tw/html/page01-6-1.html
至今
一些大甲媽祖的香客也會循古路前往朝天宮拜媽祖
參考資料: 以上資料有錯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