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場現擠的生乳可以直接喝嗎?
牧場現擠的生乳可以直接喝嗎?
一般我們飲用的鮮乳應該與牧場現擠的生乳有所不同
鮮乳是否有經過一些殺菌處理的過程
請教這些程序為何?
如果如題所謂現擠生乳可以直接喝嗎?
或是買回家後自行加工處理其程序又為何???
感恩!!
TO 良醫 :
知識平台可貴就在資源共享
歡迎您將寶貴的答案PO至回答區
這樣資料會比較完整
再次謝謝您辛苦找尋答案
教學相長大家都受惠喔~~
TO 豆漿:
一般稍有規模的牧場,在採集生乳之前,都會為牛媽媽的乳房做局部的消毒,所以您是否可以提供更多的資料,以支持您的立論呢?
非常感謝您的回答,讓我學習了許多的新知!
5 個解答
- 匿名使用者1 0 年前最佳解答
你好:
1. CNS 3055-生乳
指「直接從乳牛、乳羊擠出,未經處理之生乳汁。」
2. CNS 3056-鮮乳
指「以生乳為原料,經加溫、殺菌包裝後冷藏供飲用之乳汁。」
3. CNS 3057-調味乳
指「以50%以上之生乳、鮮乳或保久乳為主要原料,添加調味料等加工製程之調味乳。」
4. CNS 13292-保久乳
指「生乳經高壓滅菌或高溫滅菌,以瓶(罐)裝或無菌包裝後,得於常溫下貯運,供人飲用之乳汁。」
基本上擠出來的牛乳就可以喝!但是要看個人體質,東方人的體質比較敏感一點,通常喝了都會拉肚子,但是東歐人直接喝現擠的牛乳就沒事,所以西方人和東方人體質就是不一樣。
東方人體質缺少消化素黴,所以東方人直接喝比較會拉肚子!剛擠下來的牛乳,乳房球比較大,還沒有均值過,所以市面上所看到的生乳是有送去均值過的,打散乳房球,打到顆粒很小很小,最後還要篩選過。雖然經過層層處理,但還是有人體質比較敏感,喝了還是會拉肚子,所以這些人只適合喝調味乳或糖類較高的牛乳,所以這個是國人體質的問題!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4/e...
由乳牛、乳羊擠出之生乳即含有微生物,在榨乳中或榨乳後微生物均可能混
入其中。且牛乳、羊乳為含有各種營養素之高營養食品,極易滋生微生物而腐敗
,因此,牛乳、羊乳作為飲用之前必需經過殺菌或滅菌等處理.生乳經高壓滅菌或高溫滅菌,供人飲用.
- 1 0 年前
牧場現擠的生乳可以直接喝嗎?
建議你牧場現擠的生乳不要直接喝,因為牛的乳頭上至少也會有些細菌.這不一定對身體都有是益的喔!!
一般我們飲用的鮮乳應該與牧場現擠的生乳有所不同??
一般我們飲用的鮮乳是有經過殺菌...的處理和檢驗,而牧場現擠的生乳是完全沒有經過殺菌及多重的處理
鮮乳是否有經過一些殺菌處理的過程請教這些程序為何?
一般市面上的鮮乳是有經過殺菌處理的喔!!
以下是HTST殺菌法製作鮮乳的流程圖,想知道詳細過程按下每一個步驟:
1.自牧場擠出的牛乳(攝氏4度保鮮)
2.送到工廠至於儲存槽中
3.利用板式熱交換器加熱
4.送入均質機打碎脂肪
5.將脂肪分離(HTST殺菌法)
6.利用板式熱交換器將牛奶殺菌(加熱至90度)
7.降溫牛奶至16度
8.冰水降溫至4度
9.裝瓶裝箱
10.儲存.銷售
買回家後自行加工處理其程序為何?
抱歉這個我不知道耶!!
Sorry!!
參考資料: 轉載自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2/C... & 自己的見解 - NicevetLv 41 0 年前
To 紫蝶
在俺辛苦搜尋資料與長時間整理之際,回答區卻已有了捷足先登的解答。
實在不忍暗槓自己心血的情形下,特將自己落落長的解答貼於以下。
2007-05-25 19:46:44 補充:
問:牧場現擠的生乳可以直接喝嗎?
答:生乳是指乳牛在初乳的分泌結束後,所繼續分泌的乳汁;雖說生乳含的脂肪並沒有初乳來的高,但由於生乳中含有許多人畜共通的病源菌,所以必須經過殺菌、加工過後才可供人食用。
因生活環境與民族性的習慣差異,常見歐美人士直接飲用生乳;但在台灣,建議還是不要這麼嘗試。
2007-05-25 19:49:55 補充:
問:(鮮乳是否有經過一些殺菌處理的過程)請教這些程序為何?
答:從生乳到市售的鮮乳是需要很多過程的,隨著市場的競爭壓力,許多廠商不斷的會研發更多的加工點子;但其過程概要不外為:生牛乳→脫脂→低溫殺菌→凝乳→乳漿→過濾→40℃超高速離心→透析去鹽類及乳糖…。
2007-05-25 19:50:25 補充:
由生乳到鮮乳的殺菌過程中,最常用的即為UHT瞬間高溫滅菌處理法;這是在封閉系統中將牛奶加熱至135~150℃只持續維持1~3秒,之後迅速冷卻至室溫,此方法在常溫狀態下具有較長的保存期;缺點是在高溫下破壞了一些維生素。由UHT滅菌法處理的牛乳又名「常溫奶」,佔據了國內約七成的鮮乳市場。
UHT的處理流程:用榨乳機進行一天兩次的榨乳,並將榨好的生乳在5℃以下保存;對生乳進行風味、微生物以及進行酒精性實驗以測定蛋白質;加熱殺菌後急速冷卻,在5℃以下保存,並檢查其風味、成分以及細菌含量;將脂肪細切後均勻散佈在牛乳中,透過篩檢器將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除去,最後裝瓶或包裝、立即密封。
2007-05-25 19:51:06 補充:
巴斯特滅菌法Pasteurization是由生物學之父巴斯特Louis Pasteur所發展出來。他經由一個短時間55~60℃的加熱中發現此法可消滅使酒變酸的微生物,使酒有較長的保存時間。這個技術推廣衍生至牛奶、啤酒及其他一些飲料的滅菌上。此滅菌法是以100℃以下的溫度來加熱,殺死病原菌及無芽孢細菌,但無法達到完全的滅菌效果。
2007-05-25 19:55:28 補充:
現今較常用於牛奶的巴斯特滅菌法又分為兩種:較舊式的方法使是以63℃加熱30秒。而較常用於大量牛奶的滅菌,則是快速巴斯特滅菌法flash pasteurization,將牛奶置於72℃下15 秒,然後立即冷卻。
巴斯特滅菌法的處理流程:將牛乳加熱至72-85℃並維持15秒,優點就是能夠完全殺滅所有的病原菌,對牛乳的品質也影響較小,但缺點在於它只殺滅所有的病原菌,但並非所有的細菌,故保存期限較使用UHT 滅菌法之鮮乳短,且只能在低溫保存約10天左右。
2007-05-25 19:56:45 補充:
其他滅菌法還有HTST滅菌法,此滅菌法牛乳又名「巴氏奶」。
還有低溫保持殺菌法LTLT;Low temperature-long time。
及另一種超高溫瞬間殺菌,溫度需在120~130℃並維持1~3秒,這種超高溫瞬間殺菌法適合用於保久乳。
殺菌方法&加熱條件:
LTLT低溫保持殺菌法,30分62~65℃,可病原菌的殺菌。
HTLT高溫瞬間滅菌法,20~30秒72~75℃,可病原菌的殺菌。
UHT超高溫瞬間殺菌,2~6秒120~135℃,可對有害微生物的殺菌。
UHT超高溫瞬間殺菌,2~5秒135~150℃,可滅菌,成為無菌狀態。
2007-05-25 19:57:09 補充:
溫度到達65℃時牛奶便會開始變質,而許多加熱方式溫度就都在65℃以上,所以極短的加熱時間成為殺菌時的基本條件。殺菌的低溫、高溫或超高溫其實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國際上是以牛乳開始變質的65℃做為基準,此溫度以下即為低溫。
加熱殺菌已成為現在主要的食品保存方式,所以合乎食品其食材的加熱方式才是最重要的處理模式。
2007-05-25 19:57:28 補充:
問:(生乳)買回家後自行加工處理其程序又為何???
答:美國鮮奶是以攝氏85℃殺菌,鮮奶可保存一到兩週,而乳球蛋白在此溫度下仍不至於被破壞。但台灣卻是以攝氏135℃殺菌,其保存期限雖可長達三週,但乳球蛋白質卻也因而被破壞;我們見到市售保存期限長達一個月之久的保久乳,其營養還不如一個雞蛋。
如上所述,溫度到達65℃時牛奶便會開始變質。若可採用低溫殺菌進而保留更多的乳球蛋白質,才是為一件好事。
若要自行加工處理生乳,個人認為:將生乳加熱,熱度視「所需乳球蛋白質及欲保存日期」自行決定。待靜至冷卻後,再以細棉網過濾。
2007-05-26 18:59:32 補充:
To 紫蝶
經過大半天的左思右想,俺覺得自己還是不要上去回答區會比較好。因為那裡已有同學回答了!
妳委屈一點嘛!把意思區裡的「八篇參考」轉貼在文件檔裡,這樣「資料就完整」了。
抱歉嘿…^(+++)^
- 阿泰的微笑Lv 61 0 年前
因為乳牛的乳頭部位,也會有細菌存在,乳汁經過乳頭,就會含菌了.....,所以,剛搾出來的牛奶中,細菌的數目相當多,如果沒有經過處理,最好還是不要喝!
剛從乳牛身體乳房中搾出來的乳汁,一般稱之為"生乳",其實生乳經過乳牛場簡單的處理後(比如過濾、冷卻等),再由集乳車到各酪農及集乳站收集,送到乳品加工廠去。經過消毒、殺菌、加工處理、儲乳降溫、均質化(脂肪脫離)後,才能生產成各種乳製品以及食用。
若要自行加工,最好牧場是提供半製品;(經過簡易處理!)如果你帶回家的過程中,沒有低溫保存,生菌數是會暴增的!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at123Lv 71 0 年前
牧場現擠的生乳是可以直接喝的,但不可以超過30分鐘若超過30分鐘較不安全(生菌數太多)˙買回家後自行加工處理需高溫殺菌,放入電鍋煮或隔水加熱煮沸˙專業處理有的採低溫真空殺菌,有的是高溫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