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個解答
評分
- 1 0 年前最佳解答
蛋白質分析
都先將目標物跑過電泳膠後再轉漬到另一片膜上
之後利用探針(抗體標定)
最後拍照(放射線用感光法)或直接用偵測器上電腦分析
最早被研究出來,原理是利用特殊的抗體辨認特定蛋白質,進而用螢光呈色在底片上的方法,現在在醫院中常被應用在檢測疾病上,缺點是有點慢(最快也要一天)
Western blotting
(1)欲分析的檢體 (血清、萃取物)先進行SDS-PAGE的電泳分離;
(2) 轉移至Nylon membrane的濾紙上 (就如同Southern blooting的轉移技術,一般稱為electroblotting transfer);
(3) 將濾紙浸泡於含有first Ab的buffer中 (以便將一級抗體固定於濾紙上含有該蛋白質的位置處);
[註]:一級抗體一般是實驗室自行將粗萃取物注射老鼠或兔子所獲得,分離該動物的血清,其中便含有與欲測蛋白質作用的一級抗體 (多株抗體)。
(4) 加入標記的second Ab,可與固定的一級抗體作用。
[註]:二級抗體多由廠商購得,Anti-rabbit or Anti-mouse IgG 的抗體 (單株抗體)且多具有特定的標記物 (如酵素或放射線元素以便偵測而定量)。
參考資料: 知識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