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部時間) 終止服務。自 2021 年 4 月 20 日 (美國東部時間) 起,Yahoo奇摩知識+ 網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其他 Yahoo奇摩產品與服務或您的 Yahoo奇摩帳號都不會受影響。如需關於 Yahoo奇摩知識+ 停止服務以及下載您個人資料的資訊,請參閱說明網頁。
農曆初一、十五前後,如果有颱風登陸,易造成水災,原因是什麼?
農曆初一、十五前後,如果有颱風登陸,易造成水災,原因是什麼?
已更新項目:
要附資料來源 正確的網址:
4 個解答
評分
- smarkLv 61 0 年前最佳解答
Q1.農曆初一、十五前後,如果有颱風登陸,易造成水災,原因是什麼?
A1.因為農曆的每月初一、十五日,以及前後兩天,通常都是大潮;因此,颱風登陸時,帶來龐大豪雨,若遇上大潮時,雨水無法排向大海,故易造成水災。
『潮汐現象』:大多數的地方,海水每天都各有二次的上升和下降。
(1)海水上升的過程為漲潮,漲到最高水位時稱為滿潮。
(2)海水下降的過程為退潮,退到最低水位時稱為乾潮。
(3)滿潮與乾潮兩者的水位差,稱為潮差。
(4)滿潮時被海水淹沒,乾潮時露出水面的大片沙灘稱為潮間帶。
(5)滿潮→乾潮→滿潮或乾潮→滿潮→乾潮,所需時間稱為潮汐週期,平均為十二小時二十五分。受到地球自轉和月球公轉的影響,每天漲退潮時間,延遲約五十分鐘,而且因海底或海岸地形及位置不同,造成各地漲退潮的時間不一樣。
準確的時間請查,中央氣象網站『潮汐時間表』。
參考資料: smark的思維+中央氣象局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