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閱讀測驗題目,請詳解,如有問題,我會補充
它又不雜些兒塵滓,[ ]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它!
[一] 宛然 [二] 宛如 [三] 稀疏 [四] 尤其
答案為[二]
為什麼[一]不能呢?
我們國文老師說:[一]的意思是 的樣子[但是你種不能說漂亮宛然吧!]而[二]的意思是 好像
老師說的還是聽不懂,請問可以幫忙解釋嗎??
題目為:朱自清--綠
一星如月:但是我們的答案是宛如,且老師也說那樣不一樣ㄝ
新仔:可是只要文法對,照你的意思說,應該兩者都可以ㄝ
文建:那請問宛然可以造什麼句?
新仔:你的解釋和文建有所矛盾,難道我們老師說的是錯的嘛?
文建:那請問宛然可以造什麼句?
一星如月:我不敢說是我們閱測的答案對還是你的答案對,但是我們老師有說宛然和宛如不同耶?
新仔:
我也不希望雞蛋裡挑骨頭,但是標準答案是宛如,我也認為宛然是對的,但以我的個性,我不喜歡去背答 案,雖然這樣不符合【不求甚解】,我還是希望能知道的更詳細,了解原哩,而不是盲目的去死背答案,國文在我的心目中是活的!
【宛如]一塊溫潤的碧玉=好像一塊溫潤的碧玉。
[宛然]如絲=像絲的樣子。
那麼[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應該也可以吧=像一塊溫潤的碧玉的樣子應該也=好像一塊溫潤的碧玉吧??
我想你不了解我的意思,你喜歡死背答案嘛?當然只有考試出來,我才會想要了解,不然我很懶,你會不會對「作夢」及「做夢」感到困惑呢?那請問這文章還寫是不寫?當然寫ㄚ,兩個應該都可以,但是宛如和宛然意思是不同的[老師說的]如果你不追根究底的話,未來的考試怎麼辦?現在流行追根究底,如果你不跟時代潮流,不就淘汰了嗎,好比人家都是養豬密集,而你卻將他們分散養,豈不吃虧!!每個人有不同想法,只有雙方都不事磋的,我認為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我還是不懂,我們老師說宛如是 像 的樣子,如就算只有一塊溫潤的碧玉的樣子,不是也等於好像一塊溫潤的碧玉嗎?你好用心喔,我好敬佩
5 個解答
- 1 0 年前最佳解答
1. 宛如
注音一式 ㄨㄢˇ ㄖㄨˊ
通用拼音 w n r 注音二式 w n r
相似詞 好像 相反詞
彷彿。唐˙元稹˙青雲驛詩:「延我開蓽戶,鑿竇宛如圭。」醒世恆言˙卷三十二˙黃秀才徼靈玉馬墬:「玉娥道:『妾徐夜曾得一夢,次日歲朝遇一胡僧,宛如夢中所見。』」亦作「宛若」。
2008-05-25 00:52:06 補充:
宛然
注音一式 ㄨㄢˇ ㄖㄢˊ
通用拼音 w n r n 注音二式 w n r n
相似、彷彿。關尹子˙五鑑:「譬猶昔游再到,記憶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閣中供養觀世音像,像照水中,毫髮皆見,宛然水月之景,就名為觀音閣。」
委曲順從的樣子。詩經˙魏風˙葛屨:「好人提提,宛然左辟。」
由兩個詞意中可知,「宛如」比「宛然」會更接近形容物體形態的意思。
2008-05-27 11:23:41 補充:
新仔:可是只要文法對,照你的意思說,應該兩者都可以ㄝ
這兩個詞本來就互為相似詞,我個人的方式是既然為相似詞,那便將其翻譯為「白話」的語法,來衡量其詞意何者較為接近我要的意境。
所以我會說:「由兩個詞意中可知,「宛如」比「宛然」會更接近形容物體形態的意思。」
2008-05-27 11:37:02 補充:
此外,如果考的是填充題,那答案當然是書上教的才對。但若是在個人創作上,連接詞的連用則是見仁見智,但求通順即可。若有意朝文學創作發展,則更應將視野放寬,而非拘泥在這近乎鑽牛角尖般的斤斤計較了。
祝安康~
2008-05-29 14:23:22 補充:
它又不雜些兒塵滓,[宛如]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它!
秀髮飄逸,[宛然]如絲。
第二句是你一直在意的「宛然」,在句型上的用法。第一句,我將他填上了「宛如」,前後兩句,你是否能比較出其中差異呢??
[宛如]一塊溫潤的碧玉=好像一塊溫潤的碧玉。
[宛然]如絲=像絲的樣子。
以上,為我對這兩個詞所作出的分別。但,我還是要講,若你日後有心對文學創作有所投入。那文字的使用與堆砌,不應該陷於如此錙銖必較的窘境。共勉之~
2008-06-02 11:00:11 補充:
我也不希望雞蛋裡挑骨頭,....,國文在我的心目中是活的!
可以用〝+1〞嗎....ㄎㄎㄎ...
「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不會等於「像一塊溫潤的碧玉的樣子」。
為什麼?
一、這個句子裡出現了「像」、「的樣子」。請問你的「宛然」倒底是「像」?還是「的樣子」?不可能一個詞,同時在一個句子裡出現兩種解釋吧?這又不是影分身之術~
二、妳會不會覺得.....「像一塊溫潤的碧玉的樣子」這句...「的」多了點.......
最後,想請問你~在文字撰寫時,你會不會對「作夢」及「做夢」感到困惑呢?是「作」?還是「做」?一問之下,又是個相似詞~那請問這文章還寫是不寫?
參考資料: 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 - 一星如月Lv 71 0 年前
文文同學,您國文老師引用朱自清《綠》的版本,顯然與以下網站所載不同。
http://news.epochtimes.com.tw/7/5/19/55833.htm
http://tw.epochtimes.com/bt/7/4/11/n1674418.htm
這兩個網站,對於這段皆作──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
此外,「宛如」和「宛然」的意思,全然相同;只是前者一板一眼,有如學生口吻;後者揮灑自在,才是文學手筆。
2008-05-26 12:34:40 補充:
你們的答案是宛如,作者的答案是宛然,你們比朱自清厲害喔?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