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個解答
- 奇峰Lv 71 0 年前最佳解答
同樣生物...說法不同
台灣:貓熊;大陸:熊貓
其實形容詞在前,物種在後才比較正確
例如:長頸鹿、斑馬、錢豹、鴨嘴獸、食蟻獸...
而大陸會相反稱呼也受以前英文右到左的方式書寫...翻譯錯方向
就像我們以前橫寫方式也是由右到左的方式書寫
現在橫寫方式改為左到右的方式書寫
截錄《維基百科》供參考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通常稱熊貓,又名貓熊,是屬於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
熊貓生長於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是中國特有種,亦為國寶。
全世界現存大約3100隻左右,由於生育率低,
加上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中評為瀕危動物。
大熊貓古今有許多別名:
食鐵獸、大貓熊、竹熊、白熊、花熊、貘、華熊、花頭熊、銀狗、大浣熊、
峨曲、杜洞尕、執夷、貊、猛豹、猛氏獸、貔貅等。
在中文裡,這個動物有兩種名稱:熊貓和貓熊。
其來歷的一種說法說1869年,
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Armand David)認識了熊貓後,
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歸屬於熊科。
兩年後,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研究它屬於貓熊科,
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
1940年代,在重慶北碚博物館展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
當時,定名為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
由於中文使用者傳統上通常都習慣右到左的寫法,
所以當時貓熊一詞是以右到左的方式書寫。
在標準中文文法裡,形容詞通常都被置放在名詞的前面。
由於熊貓被一般人認為屬於熊科,因此貓是形容詞,熊是名詞。
故,貓熊一詞在中文文法上是對的。
到1940年代,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經開始習慣左到右的中文讀法,
所以當時重慶北碚博物館所展示的「貓熊」字樣就被大家誤讀成熊貓。
從此以後,熊貓一詞便開始先在四川一帶流行起來,
長此以往向傳訛誤,一至到今天,大部分的人也就習慣了使用熊貓一詞。
然而也有人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熊貓和貓熊兩種說法從一開始就沒有定論.....
參考資料: 知道就好 - 華仔Lv 61 0 年前
貓熊和熊貓都對啦
臺灣人習慣稱牠為熊貓,是因為他性情溫馴模樣可愛,不像熊而比較像貓。
大陸和港澳的人習慣稱牠為貓熊,是因為它看起來像貓,卻又體積龐大,比較接近熊。
若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正確說法應該稱牠為貓熊。因為牠是歸類為熊科的動物,牠確實是熊,像貓的熊。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1 0 年前
首先要說的是,這兩種稱呼都是在說同一種東西,只是各界對牠的說法不同而已,不要刻意去在乎到底哪個稱呼才最適當,否則只會流於意識形態的詭辯而已。
首先說明兩個名詞,熊貓跟貓熊:
「貓熊」一詞,最早出現於1871年,耶穌會一位傳教士於1869年發現牠並將牠取名為「黑白熊」,兩年之後,生物學家重新定名為「貓熊」。
193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之中記載:「『熊貓』,獸名,似貓而善升木。」字典的附圖上所畫的是小熊貓,因此「熊貓」兩字原本為小熊貓所有,最早並不是拿來稱呼牠的。
有人說會混淆是以前的一場博覽會,民眾把順序念反了。有人說是中國久而久之就把熊貓唸習慣了。有人說是台灣因為跟中國唱反調故意唸成貓熊。
以下是我個人意見:
先不管哪個是正確的,不過到底是鬧夠了沒有?為了一個稱呼爭執了半個世紀,有人說因為長的像熊所以該叫貓熊,那請問:海馬像馬嗎?河馬像馬嗎?犀牛是牛嗎?長頸鹿是鹿嗎?用「長的像」來分辨或定義一個物種,會不會太不合乎實情了?
我認為叫熊貓或貓熊都不正確。中國正式稱呼牠為「大熊貓」,我認為這就是最正確的稱呼,只有中國有這種物種,其他人有什麼資格去對牠定名?
明朝把長安改稱為西安,韓國把漢城改稱為首爾,我們把台北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外人有資格去爭執這樣子作應不應該嗎?
假如外國學者把台灣黑熊重新定名為「台灣V領熊」(台灣黑熊胸口有明顯的V字形狀白毛),我們會不會說:「我家的東西你們有什麼資格來命名?」
當朝才有最終決定權。也許哪天台灣統治韓國,我們也有資格把首爾改成漢城。也許哪天台灣被中國幹掉了,他們也有資格把台灣黑熊改成「台灣V領熊」。
2008-12-21 04:13:33 補充:
補充說明:
那位傳教士叫做Armand David。
西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長安改稱為西安。
西元2005年1月18日,漢城正式改稱首爾。
西元1996年3月21日(民國85年),介壽路改名凱達格蘭大道。
「熊貓」跟「貓熊」,兩者都是外來語,陜西地區的人多稱之為「花熊」,四川地區的人多稱之為「竹熊」。
此物種無論是對熊科或浣熊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類似,也有一定程度的差異,不過相較起來,跟貓幾乎沒什麼關係。
2008-12-21 04:24:49 補充:
稱謂,都只是特定人士的命名,或是時代的產物。台灣是否有因為政治因素或其他理由,以致對於熊貓或貓熊的稱呼仍然混淆不清,這些無法得知,不過我們與中國的政治跟歷史糾葛太深。中華民國也曾經握有中國大陸的主權,熊貓與貓熊兩者,也許就是此段糾葛歷史的縮影吧!
參考資料: 自己, 自己, 還是自己 - 1 0 年前
熊貓早在1869年, 一位法國學者來華, 到四川考查生物資源,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兩年後, 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 研究它屬於貓熊科, 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直至本世紀四十年代, 在重慶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展品標牌上分別用中、英文書寫著“貓熊”的學名, 但由於那時的中文習慣讀法是從右至左, 故而國人都把按英文書寫方式書寫的“貓熊”, 讀成了“熊貓”, 並延用至今, 唯台灣現仍稱它為“貓熊”。此名正名難於讓人接受, 只能“約定俗成”, 仍稱“熊貓”。 貓 熊 是 中 國 大 陸 特 產 的 珍 稀 動 物 。 有 人 叫 牠 「 大 熊 貓 」 、 「 大 貓 熊 」, 在 大 陸 原 產 地 , 人 們 叫 牠 「 白 熊 」 或 「 花 熊
參考資料: 知識+ - 匿名使用者1 0 年前
以俗人的觀點叫做差不多@@,但以專業人的看法可能就不同嚕~~~~!!!!!!
若是以俗名來說的話,前面那個字一定是形容詞,後面是名詞,所以您說的那兩種詞就會變----------------------------:
→熊貓=熊的形狀的貓or像熊的貓,這種解釋看來比較合乎四川要來的動物的外觀唷^^
→貓熊=貓的形壯的熊or像貓的熊,這種解釋可能不是那米像它的外型XD,但仔細看看它們滴照片,耳朵蠻像滴耶XDDDDD
這兩種都有人在叫,因為是俗名的關系,所以基本上都可以叫,但比較OK的講法是叫它熊貓~~~~~~~~~~~~~~~~~~~~~~~
希望講法會對你有幫助XDDD
參考資料: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