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頭暈、流汗
今天下午我在幫學生上課時,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眼前一陣白,全身無力,然後開始冒汗,大約過了幾分鐘才恢復。
我之前累殘的時候也有過一次這樣突然眼前一片白,大約是十年前,
後來,大約是五年前的時候也有過一次!
不過那是因為剛捐完250CC的血!
接著在大概一、兩前也有過一次!
最後就是今天了!
所以我想要請問一下大概是什麼樣的原因會造成這樣?
我是不是應該去看醫生?
要看哪一科?
或著我應該要怎麼改善?
謝謝!
2 個解答
- 1 0 年前最佳解答
如果你冒的是冷汗,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短暫性的腦部氧氣血液供應不足所造成。很常見的原因是姿勢性低血壓,因為姿勢改變後心臟來不及增加壓力提供充足的血液給大腦所造成。這樣的情形在你所提的剛捐完血是更容易發生的。
另外有時是因為副交感神經作用太強(因為某些姿勢、心理、藥物或動作上刺激),周邊血管放鬆過度,血液都留在週邊血管,從心臟打出去的血不夠多所以也會這樣。
再來很常見的原因就是貧血,同樣的血液供給,貧血的人能提供的氧氣含量較低,所以自然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這樣的問題。
一般遇到這樣的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馬上蹲下或平躺,甚至最好以頭低腳高的方式躺下,讓充分的血液及氧氣提供給腦部,很快就會恢復。
要找出原因的話必須到做些檢查才知道確切的原因,可以掛家醫科或者心血管內科都可以。
建議回想一下今天發生這問題前你做了什麼事情,是突然站起來,還是剛發生了某件事情之類的,把資訊提供的醫師會比較好判斷你的情況。
- 匿名使用者1 0 年前
頭暈的症狀可分為四大類,所造成的疾病均不同:
1.眩暈(vertigo):是感覺本身或外在環境在旋轉,即所謂的天旋地轉,常合併噁心、嘔吐,是因前庭神經系統受到影響的關係。
大部份是屬於耳鼻喉科的病症,如前庭神經炎、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美尼爾氏症等。
但有小部份是腦幹或小腦的中風或後顱窩瘤(如聽神經瘤)等病變所引起,通常還會合併其他神經病症,如手腳不靈活、言語不清晰、複視等。此種病症較嚴重,有時會有生命危險。
2.昏厥(syncope 或presyncope):即短暫(幾秒或幾分鐘)的喪失意識,最常見的是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或因情緒受刺激而造成血管性反射昏厥等。
3.不平衡感(disequilibrium):大部份是神經系統毛病,如腦幹腫瘤、巴金森症、小腦病變等。
老人家則應考慮「多種感覺缺失」,即因年紀大,可能視力減退或有白內障,動作緩慢,神經感覺遲鈍或合併有糖尿病引起的周遭神經病變,又加上服用各種藥物(如高血壓、鎮靜劑)等所引起的。
在此介紹三種病態性姿勢性昏暈:
一、起立性心跳加速症-
正常人起立心跳會加速10-20下以內,若加速增加了30下或心跳會大於120下便會認定為過度的反應。
二、姿勢性低血壓-
正常人起立時血壓會因為多方的調節而維持不變,若收縮壓降低20毫米汞柱以上,便認為異常。
三、血管迷走反應:
在站立的壓力下,到達一個身體不能忍受的臨界點時,出現一種神經反射主動降低血壓和心跳而造成昏倒。
4.非特異性頭暈(ill-defined dizziness):頭暈不屬於上列三項,但又難以描述得很準確。
這是門診中最常見的頭暈,通常與工作忙碌、壓力大、焦慮、憂鬱有關,就像上述門診的那位病患。藥物(感冒藥、鎮靜劑等)或貧血等也屬於這類頭暈。
這些會引起頭暈的病症橫跨耳鼻喉科、神經科、心臟內科及精神科領域,有時讓病患不知何去何從。
『一般而言頭暈、眩暈, 該看哪一科呢?』
一 單純的眩暈找耳鼻喉科;
二 眩暈且合併其他神經症狀,不平衡則看神經內科;
三 昏厥看心臟內科;
四 非特異性頭暈者可看神經內科或精神科;
五 如果眩暈合併暈厥、昏倒、心悸、胸悶,可能是心臟功能失六 調引發腦缺血,要看心臟內科門診;
七 如果眩暈合併耳鳴、聽力喪失,可能是內耳不平衡,要看耳鼻喉專科;
八 如果眩暈與頭部轉動有關,可能是良性姿勢性眩暈,要看神經內科、耳鼻喉專科;
九 如果眩暈合併頸椎骨刺、併椎動脈狹窄引發腦循環不全,去看神經內科醫師;
十 如果眩暈與躺下、站立姿勢有關,可能是起落性低血壓,藥物副作用,一樣要看神經內科;
十一 如果眩暈合併步態不穩、複視、視力模糊,可能是腦幹中風,也要看神經內科。
當然,並非每個頭暈都能找到致病之因,有時需要各科醫師會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