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coR1&BamH1限制酶來切λDNA的生化實驗
1.標準λDNA經過EcoR1&BamH1切出來會有幾個band? 大小各為何?
2.用兩個enzyme去切,數目個為何?大小各為何?
3.從這些限制酶切的數目怎麼知道他是環型還是線型
1 個解答
- 1 0 年前最佳解答
有關Restriction Enzyme〈限制酶、剪制酶〉的敘述:
限制酶,屬於核酸內切酵素之一種,其特點細經由認識特定DNA序列,而切斷DNA。限制酶主要可分為三類,第一、三類限制酶切斷DNA的位置與認識位置不同,且每次切割點不一致,不亦由DNA序列預測其切斷的位置,而第二類限制酶其切斷DNA地點就位在所認識的DNA序列之內,且切割點固定。另外,第二類限制酶只會切割DNA,不項第一、三類限制酶還具有修飾DNA的功能,而且只要有鎂離子就可反應,不需要在另外加入ATP。因此第二類限制酶被廣泛應用於基因工程中。
目前被發現的第二類限制酶以操過1200種,認識的DNA序列超過200種,而市面上所販售的第二類限制酶也已超過120種。大部分限制酶認識的DNA序列為4或6個核甘酸序列,也有認識8個核甘酸序列。若依四種鹼基隨機任意排列於DNA來計算限制酶切割DNA片斷的大小,認識4個核甘酸序列的限制酶約256個核甘酸切一次,而認識6個核甘酸序列則約4096個核甘酸切一次,而認識8個序列則約65536個核甘酸切一次,因此我們可以依實驗上得需求,利用不同限制酶,切出大小適合的DNA片斷。
1、限制酶可同時減切兩條DNA糖─磷酸骨架〈共價鍵〉。
2、限制酶首於細菌中發現,而細菌本身DNA有抗性,加上甲基以修飾其辨識位置。
3、限制酶剪切DNA後,可形成鈍端及黏接端DNA片段。
G↓A-A-T-T-C
C-T-T-A-A↑G
黏接端
C-C-C↓G-G-G
G-G-G↑C-C-C
鈍端
4、限制酶辨識鹼基位置通常呈現迴文形式。
經限制酶切割後之DNA呈黏接端的形式:
b面和b面可互補性的相接〈共價鍵〉
a面和a面則需要連接酶作化學性結合
經限制酶切割後之DNA呈鈍端的形式:
a面和a面則需要連接酶作化學性結合
限制酶的作用機制:
限制酶的作用機制,只管切不管接,切割後DNA的接合需要黏接脢或是彼此間的共價鍵來完成。且DNA的作用位置,一定切在有某種共同記號的地方,該處含氮鹽基通常呈現迴文排列,因沒有共同記號的片段,黏接脢無法作用使兩片斷相接。
限制酶在遺傳學上的應用:
1、繪製染色體上的基因地圖
2、分析多核苷酸順序
3、基因之分離
4、研究真核細胞DNA之構造
5、重建並複製DNA分子即基因工程中重組DNA的製備
限制酶在生物學的意義:
1、細胞中有限制酶,則可以剷除不必要或有害的外來DNA。
2、限制酶之研究將可協助預防或治療畸形,遺傳疾病或癌症。
分子遺傳學的研究已進展到如何揭開基因真面目的時刻,基因是一條分子量很大的DNA,為了分析它的化學一級構造,以及研究它的功能,一定要先把它切成有規律的小段,利用電泳的方式將其分離之後,才能分別研究它們的特性。展望未來,基因工程在限制酶的發現及研究下,將可望研究出把健康的基因輸入真核細胞的方法,以其能完成基因治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