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個解答
- 川和信太Lv 51 0 年前最佳解答
卵胎生:
大肚魚、鯊...
體外受精:
精子與卵子在雌性生物體外結合產生配子的一種受精方式
鮫:
中國古代稱鯊魚為「鮫」
胎生:
人類、鯊、猴、虎、牛、羊.....
卵生:
蛇、鱷魚、蜥蜴、烏龜......
昆蟲:
在分類學上屬於昆蟲綱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80多萬種
昆蟲的構造有異於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並沒有內骨骼的支持,
外裹一層由幾丁質( chitin)構成的殼。
這層殼會分節以利於運動,猶如騎士的甲胄。
2009-12-19 22:04:41 補充:
體外授精的動物:
青蛙、兩棲類、魚類...
昆蟲是卵生
參考資料: 網路文章, 自己 - 1 0 年前
卵胎生顧名思義就是指體內受精的動物,受精卵留在母體內,發育時所需營養乃依靠其蛋黃,最後再以胎兒的形式生產。例如:鯊、孔雀魚、大肚魚。
兩生綱及魚鋼的動物大部分都是體外受精。
鮫:
科名:Carcharhinidae
科俗名:
Requiem sharks
大陸科名:
真鯊科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及溫帶暖水海域,但目前已知有7種可短暫進入淡水域,其中恆河白眼鮫(Glyphis gangeticus)可能只生活在淡水域或汽水域內。
形態特徵:
體型大小多樣化,變異頗大。一般眼圓,具瞬膜;不具鼻鬚或鼻口溝。通常不具噴水孔,少數幾屬具有細小噴水孔,如鼬鮫屬(Galeocerdo)。前鼻瓣小三角形突出或管狀。口裂彎曲;唇溝略長而明顯,亦有隱藏於口角者;上頜齒寬而類似刀片,下頜通常較窄而尖,1-3行在使用;背鰭兩枚,前者明顯大於後者,且位腹鰭之前方;尾鰭基底前具凹槽;尾鰭下葉發達,上葉背緣呈波浪狀。腸內具輪狀瓣。全世界計12屬約50種,以及7種未描述種(Nelson, 2006),臺灣紀錄9屬23種(Shen et al., 1993;臺灣魚類資料庫, 2006)。
棲所生態:
白眼鮫是鯊魚中種數最多的一科,主要棲息於大陸沿岸近海區,無真正深海種,少數幾種可短暫生活於淡水中。一般皆為強壯而活躍之快速游泳能手,亦是著名之貪婪掠食者,同時某些魚種,攻擊性強,是海中危險的生物。體型大小變異大,小至一百公分,大者可達740公分(為鼬鮫 Galeocerdo cuvier 的紀錄)。有獨泳者、有小群或大群一起洄游者。主要以魚類、其他鯊魚、魟、烏賊、蝦及蟹等為食。大部分為胎生,具卵囊胎盤,有些種類一胎可產下一百尾以上的小生命。剛生下不久之小鯊魚即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哺乳綱幾乎都是胎生的動物,魚綱、兩生綱、爬蟲剛、鳥綱幾乎都是卵生的動物。
昆蟲是節肢動物門,翅膀0對、1對、2對,步足3對,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節肢動物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大部分具2對翅,是唯一可飛行的無脊椎動物類,大部分生活史劇變態的過程。
以上是我的回答。順便告訴你下次問問題時,要更具體說明問題,回答問題的人才能夠更切重要題地回答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