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管束與形成層的差別?
其實這個問題我之前就想過了,
不過我沒有得到我要的答案(問國中的生物老師)。
我想問大大們,植物的"維管束 "與"形成層 "的差別在哪? 兩者是相同的嗎?
那【木質部】、【韌皮部】是屬於維管束還是形成層?
其兩者的位置、功能、分類、成分.....等之說明。
煩請詳細的解釋兩者的不同~ 感謝!
那蕨類呢?
怎麼解釋說蕨類"有維管束"而"無形成層"?
4 個解答
- 匿名使用者1 0 年前最佳解答
★版主,各位好:
首先,
各位要先有基本植物組織的發生(meristems and tissue formation)概念。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圖片參考:http://www.vcbio.science.ru.nl/images/stemgrowth/S...
其餘解說請見意見欄。<1>▶▶▶
▶植物的"維管束 "與"形成層 "的差別在哪? 兩者是相同的嗎?
▷植物的維管束(vascular bundle),是一種泛稱。
也就是把很多的維管組織(vascular tissue),
根據他們像吸管一樣綁成集束(bundle)的樣子,
稱為維管束。
所以維管束指的是-
「葉內的葉脈」、或「莖」內部的管狀、
或束狀「輸導組織」。
既然是「輸導」,
那麼他的工作就是負責水份,養份,訊號,
免疫反應等等的輸送;
形成層重點在形成新的細胞,新的組織,
既然是「形成」,
那麼他的工作就是負責生成新細胞,新組織。
兩者完全不同,就這麼簡單!
其餘解說請見意見欄。<2>▶▶▶
▶那【木質部】、【韌皮部】是屬於維管束還是形成層?其兩者的位置、功能、分類、成分.....等之說明。
▷大致上來說,
木質部、韌皮部當然是屬於維管束組織(vascular),
負責支撐,輸導等等工作;
形成層是屬於分生組織(meristem),
負責生成新細胞。
▶怎麼解釋說蕨類"有維管束"而"無形成層"?
▷蕨類植物是相當原始的維管束植物,
直接看解剖橫切面圖就瞭解了。
圖片參考:http://www.deanza.edu/faculty/mccauley/6a_site_ima...
ref.<>
ref.<>
瞭解了嗎?
和前面講的木本莖的維管束排列根本不一樣。
蕨類植物無法進行次級生長的加粗,
不具有發達的側生分生組織中的維管束形成層。
▼
粗淺回答僅供參考,
比喻不當請包涵,
文字內容有誤請專家高手不吝指正,
也歡迎互動討論。
關鍵字請自行google。
藍色反白有參考網址(reference, ref.),
網頁內容所有權皆屬原作,
避免圖變叉燒,行距跑掉,
請儘量用FireFox瀏覽。
▲
2010-07-03 13:38:27 補充:
<1>▶▶▶<續回答欄>
版主您可以看到,
一般植物的初級生長(primary growth),
是指「初級分生組織(primary meristems)」到長成「初級組織(primary tissues)」這個階段,
針對主題來說,
「初級分生組織」中的「原形成層(procambium)」,
未來會形成「初級組織」的-
初級木質部(primary xylem)和
初級韌皮部(primary phloem)。
2010-07-03 13:38:51 補充:
講到這裡,概略來說,
木本雙子葉植物、與裸子植物會繼續出現「次級生長(secondary growth)」,
「原形成層」會繼續發展擴大成「維管束形成層(Vascular cambium)」,
「維管束形成層」到長成「次級組織(primary tissues)」這個階段,
我們稱做側生分生組織(lateral meristem)的次級生長。
會有次級生長的「側生分生組織」,
未來會形成「次級組織」的-
次級木質部(secondary xylem)和
次級韌皮部(secondary phloem)。
2010-07-03 13:39:12 補充:
另外,
中文的形成層,
在植物組織裡有兩個意義,
一個是代表上述的維管束形成層(Vascular cambium),
一個是代表來自基本組織(ground tissue)的木栓形成層(Cork cambium),
版主的問題不在木栓層,
所以在下就不討論。
2010-07-03 13:39:34 補充:
<2>▶▶▶<續回答欄>
在下把形成層比喻成媽媽,
維管束就是他們的孩子。
孩子兄弟姐妹間手牽手一起做輸導的工作,
木本莖的加粗,
象徵這個家族的壯大。
當我們談到一般裸子植物,或是木本植物的維管束家族,
指的是這一個大家族的集合。
也就是維管束,和維管束形成層這個部份的大集合。
但是終究媽媽是媽媽,孩子是孩子,
兩者不一樣,屬性完全不同。
2010-07-03 13:48:37 補充:
To 瑋航版主:
fern vascular bundle
(fern=蕨類植物;vascular bundle=維管束;
合起來就是蕨類植物的維管束)
phloem(韌皮部)
xylem(木質部)
~(*^_^)
參考資料: 網路和論文 - 魚Lv 51 0 年前
形成層是植物中縱向貫穿根和莖的一層組織,位於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形成層一般由多層細胞所組成,嚴格說來,其中只有一層原始細胞,可以不斷地向內外分裂而增生細胞,不斷增生的子細胞分化為木質部和韌皮部以及射線的細胞,使得植物的根和莖能不斷地生長加粗。屬於側生分生組織。
形成層一般存在於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雙子葉植物中,但在單子葉植物中基本沒有形成層,所以單子葉植物生長不能不斷地加粗,絕大部分為草本植物,只有棕櫚科具有喬木狀,也是依靠維管束發展,不能有充分的次生生長能力。
木質部是維管植物的運輸組織,負責將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於水裡面的離子往上運輸,以供其他器官組織使用,另外還具有支持植物體的作用。
結構
木質部由導管、管胞、木射線、薄壁組織和木纖維構成。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
韌皮部是維管植物的運輸組織,負責將光合作用的產物——蔗糖,由進行光合作用的器官運輸到植物的其他部位。
截面一亞麻莖(flax plant stem):
1. Pith,
2. Protoxylem,
3. Xylem I,
4. Phloem I,
5. Sclerenchyma (bast fibre),
6. Cortex,
7. Epidermis
維管束是指維管植物(包括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維管組織,由木質部和韌皮部成束狀排列形成的結構。維管束多存在於莖(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幼體)、葉(葉中的維管束又稱為葉脈)等器官中。維管束相互連接構成維管系統,主要作用是為植物體輸導水分、無機鹽和有機養料等,也有支持植物體的作用。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
芹菜莖的橫截面,可見維管束,其中包括韌皮部和木質部。
結論:木質部、韌皮部、形成層都是維管束的構造。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 cdhLv 71 0 年前
維管束:由篩管跟導管組成,是植物運輸系統的組織.
形成層:是植物的分生組織之ㄧ.往外形成韌皮部(篩管),往內形成木質部(導管).
維管束內不一定有形成層(草質莖).
形成層植物是木本植物(木質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