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工程與發包計劃中的工項管理:
營建工程與發包計劃中的工項管理:
蓋一個的建物,主要的工項有:1.先拆舊的建物. 2.整地與放樣等假設工程.3.地底下的基礎工程.4.可以住人的結構體工程.5.外面要漂漂亮亮的外部裝修工程.6.裏面漂漂亮亮的內部裝修工程. 剩下的是可以看得見的設施與設備.如:7.門窗. 8.防水隔熱. 9.電梯. 10.衛浴.11.雜項工程.
那麼剩下有什麼費用:
普通與土建的對應就是機電工程費用.
機電工程費用項目有: 1.強電設施與設備: 電氣系統與發電機系統. ,重大系統還有人平常在用的給排水,空調與衛生設備,給車用的通風設備工程,緊急用的消防設備。
最後還有兩筆比較大之前與之後的費用:1.建築師費用與代銷費用. 2.營建管理費.
基礎工程費用有哪些?
基礎工程費用的重點是:
1. 往下挖的內部防護與外部防護:
1-1. 準不準的放樣工程.
1-2. 作連續壁(對外支撐:又稱為地下水壩).
1-3. 打基樁到最底下的岩盤.
1-4. 挖土方.
1-5. 水平支撐(內部支撐與上部施工構台).
1-6. 點井排水工程.
1-7. 連續壁防水工程.
結構體工程就是鋼筋,模版與混凝土組合的天下,介面協調就是水電配管的水管試水壓,電管的試是否被打穿,封完模就是灌混凝土,搗均勻與事後養護!
所以結構體工程的重點是:
1. 買鋼筋(可能獨立一包:工不帶料).
2. 鋼筋按圖施工.
3. 鋼筋相連用續接器.
4. 模板組裝.
5. 水電排管與試水.
6. 模板封模.
7. 澆置混凝土.
8. 混凝土養護.
外部裝修工程,就更簡單的,不外是石板與磁磚,加上少數不鏽鋼板與PLC或玻璃,通常的說法是:整個立面要多少錢?
內部裝修也是一樣簡單,不外是天地壁與設備的不同材質組合,我笑稱為貼來貼去!
工項與工項的次序出來了,
就可以談工項間的組合與替代關係(含次工項的前後關係),
每一個工項出來了,預算….
施工機械與工期進度都可以出來(人力與成本),
施工計畫與監工計劃與品質計畫….就都可以出來.
接著才來講每一工程項目的施工順序,
監工重點與該階段何謂品質不良.
每個工項都有前後,照片與一小段的DVD!
這就是我的出書大綱!
營建管理的作法:
大項目組合:
1. 預算與比例
2. 用一個概念兜起來
每個大項目往下分解.
針對每個大項目:
講原因與功能,不講技術細節.
也可以用一種簡單的概念或圖解.
接下來講營建管理的工具:
1. 進度管理的網狀圖.
2. 採購發包管理有關的估價概念.
3. 成本管理的作業基礎成本制與工料差異分析.
4. 施工計畫,預算書,監工計劃,各種不同日程表….等實例.
5. 計劃管理的重點(項目管理)
哪像現在的營建的書,都是以蟲眼的角度,見樹葉但看不到叢林,
應該以鷹眼的角度,告訴投資人(合建與都更地主)何謂營建,何謂營建管理與何謂好的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