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個解答
- 1 0 年前最佳解答
以前中國人認為,往生者要入土為安~
是以土葬為主~
而火葬,大體火化後放置靈骨塔,並沒有「入土為安」
所以認為是非常不孝的行為
古代甚至曾定法明令禁止火葬~
轉貼~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1%AB%E8%91%AC
佛教在漢朝傳入中國,中國開始出現有火葬,佛教稱荼毗,寺院的焚屍爐又稱為化身窯。教徒併流行把屍體擺成打坐的姿勢後火葬。《高僧傳》記載了許多中外僧徒焚身之事,有的以自焚圓寂,有的死後焚化火葬。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趙匡胤曾詔回;「近代以來,遵用夷法,率多火葬。」[52],三月,下令禁止火葬:「近代以來,率多火葬,甚愆典禮,自今宜禁之。」[53]但火葬仍舊流行,朱熹在《朱子文集》卷一十四《跋向伯元遺戒》說:「自佛法入中國,上自朝廷,下達閭巷,治喪禮者,一用其法。」「荼毗火葬法」在宋代大為流行,例如《水滸》第25回中武大郎和51回中滄州知府的小兒子死後均在棺材內火葬。宋徽宗被俘八年後病死在五國城越里吉(今黑龍江依蘭縣境),據稱是依當地習俗實施火葬[54]。至南宋朝廷仍禁民間火葬,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監登聞鼓院范同上奏,說「方今火葬之慘,日益熾甚」,建議朝廷撥地令貧民葬親。理學興盛之後,火葬逐漸衰落。元朝規定土著漢人一律土葬[55]。
明清之際中國仍禁止火葬,但仍無法完全根除火葬的習俗,據明嘉靖《尤溪縣志·地理卷·謠俗》記載,「普通民眾去逝,屍體積柴而焚之」,吳縣通濟寺設焚化亭,供民間火葬[56]。清初允許火葬,滿人入關前也是實行火葬,例如努爾哈赤去世後為火化,稱為「寶宮」的骨灰罈葬在福陵,入關後的初期,順治帝、其愛妃董鄂氏以及孝康章皇后也是火葬,但此後開始限制火葬而鼓勵土葬。順治五年(1648年)四月,清朝頒布喪葬條例[57]。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引《永康縣誌》說浙江永康縣有八弊俗,其一就是火葬(詳細請參見中國殯葬史)。《大清律》後來規定:「其從尊長遺言,將屍體燒化或置水中,杖一百」;「若私自火葬或水葬父母,按殺人罪論死刑」;「旗人、蒙古喪葬,概不許火化」。但清朝的佛教僧尼,一部分信徒,以及寺廟收葬的流浪死者仍然在寺廟裡火葬。另外,瘟疫流行、或者客死異鄉者不便運靈柩回鄉的情況下,火葬也是權宜之策。
- 1 0 年前
用燒的根本不會不孝
現在都用燒的比較多了,很少在用土葬的
總而言之你想太多了啦^^
2010-08-07 00:59:36 補充:
抱歉一句沒打到= =
補充:重要的是你要尊重往生者的選擇!看他是要火葬還是土葬。
2010-08-07 01:02:22 補充:
抱歉一句沒打到= =
補充:總而言之你要尊重往生者的選擇,看他是要火葬還是土葬。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燕玲。☆╮°♀Lv 71 0 年前
以前都是傳統的土葬
因為時代變遷 也因為現代人忙碌 幾乎都會選擇火葬
火葬在以前就有 通常是給傳染病的人選擇的入葬方式
現代人 因為飲食的關係 很容易造成 死後 屍體無法腐爛
所以 蔭屍會對後代子孫影響很深 所以又礙於風水問題
幾乎選擇火葬 可以免去這些煩惱
若父母生前 有交代 不能火葬 那麼請尊受 遺訓 這樣才購成不孝
- 小龍Lv 71 0 年前
你是聽那一位江湖術士說的~~
現今社會講求環保主義~~
一般都火化後將骨灰安奉靈骨塔~~
乾淨又環保子孫又好祭拜~~
人死後分~~土葬~~火葬~~
土葬從亡者往生到整個儀式完成入土~~最少50萬(不含墓地)
火葬從亡者往生到整個儀式完成入塔~~20萬以內(含靈骨塔位)
你自己衡量吧~~但是還是要尊重往生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