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策」單字解釋
下列文句中的「策」字,作計謀解釋的是:
1.《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2.《楚辭.卜居》:「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3.《淮南子.墬形》:「夸父棄其策,是為鄧林。」
4.揚雄〈解嘲〉:「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
請高人幫小妹解析
謝謝
1 個解答
評分
- 三明治Lv 710 年前最佳解答
彩奈 薛 您好以下資料供您參考1.《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譯文】:孟子說:「完全相信書,那還不如沒有書。我對於《武成》這一篇書,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頁罷了。」【註釋】:策:竹簡。古代用竹簡書寫,一策相當於我們今天說一頁。2.《楚辭.卜居》:「龜策誠不能知此事。」【譯文】:那占卜的龜策實在是不能算知這種事的。【註釋】:策:蓍草。3.《淮南子.墬形》:「夸父棄其策,是為鄧林。」【譯文】:夸父的拄杖遺棄在那裡,化成了一座茂盛的桃林。 【註釋】:策:拐杖。4.揚雄〈解嘲〉:「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譯文】:卻未能制訂一個出色的謀略,獻上一條高明的計策。【註釋】:策:計謀。
參考資料: 網路資料搜尋
還有問題?馬上發問,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