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蘊" 是否中國式新詞句,形容修養,涵養與內涵?
"底蘊" 是否自1990年之後中國社會上較為常用此詞句,
用來形容一個人的修養,涵養與內涵??
聽老一輩說: 台灣以往很少聽到有人用"底蘊"這麼一個詞句,
而通常都用"修養,涵養,內涵"等.
而中國來客也說: 中國在鳴放期間,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時
也很少人用"底蘊"
是從改革開放後,
才漸漸有人使用此兩個字的
因此"底蘊" 這兩個字
是否與"一次性" (台灣以往用免洗筷,免洗餐具,即棄物品...)一樣
是近20年來中國社會漸漸創新使用的名詞???
(因為清朝,民國大陸時期以及台灣社會在80年代..
都鮮少聽到,或有人使用啊,以往是否即為內涵,修養呀??)
是否在庶民間以白話對話時(特別是在台灣) 很少聽到人們使用此詞??
1)在說人的品性時,臺灣人多半是用內涵,修養.
2)在說個人實力(特別是財勢時)多使用實力,財力..等,
而較少使用文謅謅的"底蘊"吧 ??
以上的認知對嗎??
(以上是外省人在台長輩說的, 他們那時候較少人說& 寫"底蘊", 似乎連李敖大師文章
也少見寫用'底蘊'哩) 所以才有以下的錯覺- 在中國,也是到了80之後,始漸漸多人使用.
5月25日 戎撫天回答:
我非博學多聞,只是google一下。語文是有機體,隨著集體興趣而變動,
從眾即可。
1 個解答
- 薇‧美人胚Lv 710 年前最佳解答
◎底蘊:事情的底細,或蘊藏於內心而不輕易示人的部分。
【出處】
1、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徵傳:「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蘊無所
隱,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
2、文明小史˙第四十七回:「一到上海,就搬到禮查客店,住了一間每天五
塊錢的房間,為的是場面闊綽些,好叫人看不出他的底蘊。」
2011-05-27 00:18:07 補充:
有關~
圖片參考:http://ptef.myweb.hinet.net/204/gif/20411/1163.gif
底蘊 dǐ yùn 1.指內心蘊藏的才智、見識。 2.內情,底細。 3.事情的內涵 ;內情:洞察底蘊。 相似詞:內幕、內情、底細、底子、真相。 另~ ◎底蘊:事情的底細,或蘊藏於內心而不輕易示人的部
分。
【出處】
1、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徵傳:「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
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
2、文明小史˙第四十七回:「一到上海,就搬到禮查客
店,住了一間每天五塊錢的房間,為的是場面闊綽
些,好叫人看不出他的底蘊。」
以上供參~
2011-05-27 11:26:01 補充:
又~
◎相似詞:老底、底牌、就裡、路數(背景、來歷、底細)、端的(ㄉ一ˋ,端底)、底裡(深
藏不顯見的地方)、真情(指實際的情形。)
參考資料: 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