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請從各種不同的情境、背景、立場角度,探討見往生者"最後
如提,希望大大能夠提供自己的看法。
(急)請從各種不同的情境、背景、立場角度,探討見往生者"最後一面"是否有其必要
TO 惑:
我想知道的是各位大大的想法,無論是從哪些情境、背景、立場角度我都想知道個大概。
TO 惑:
謝謝你提供寶貴的想法,我並不覺得不夠好押,謝謝你^^
拜託各位大大提供一下,不要認為下面打的那麼多我就一定會選他>
3 個解答
- 育慧Lv 49 年前最佳解答
見快往生者一面的問題,
使我想起自己父母往生,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情境之下回去的。
父親是因病往生,所以子女當然會預知狀況,
盡可能的隨侍在側。
而母親是在十萬火急之下,連坐飛機都來不及見最後一面的。
您說會遺憾嗎?
其實,「最後一面」的說法,只是活著的人的不捨而已,
或許往生者有些遺言要交代...
不過,個人的想法是:
只要平日多孝順,不要讓他們為子女擔憂,
讓要往生者真正的放下,無牽無掛,
縱使來不及見最後一面,也能安詳的往生!
且往生後的8小時內先不要移動他,最好不斷的誦經迴向;
這是為人子女孝順的一環。
- 9 年前
死亡是人生必修的功課,但是卻沒有人教我們該如何面對它!在生命的完整輪迴中,死亡是無可避免的一塊,但在正常的教育體制下,並沒有從小開始教導,例如看待死亡、如何面對瀕死的親人..這樣的課程!這真是非常諷刺的地方,書架上滿滿是教我們如何成功!如何賺錢!如何更好!但是卻鮮少教我們再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面對!?
所以我覺得"見往生者"最後一面"是否有其必要,端看往生者與親屬的需要,若往生者在臨終前若已無牽掛,那"見往生者"最後一面"就是讓生者與死者告別的一種需求,讓還在世上活著的,將心中的掛念與死者亦起帶走。
參考資料: 自己的感想 - 惑大夫Lv 69 年前
板大..
不好意思..
因為我自覺禪訴的不夠好,所以刪題..
會有所感是,因為幾天前我媽媽的朋友往生了..
而這位阿姨我叫她乾媽..
她在生病的時候,只有少數的親朋知情..
而今她走了,來不急向她道別,讓我媽著實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