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右膝蓋會痛
各位好~
我前年出了車禍,後來我的右膝蓋又得蜂窩性組織炎,
好不容意好了,結果上個月我上班時不小心滑倒<還是同一隻腳>
醫生說骨頭有裂開,但沒有跑掉,
所以叫我吃藥就好...
然後原本醫生說我可以不用回診,
但為什麼我的右膝蓋內側和下方有時會刺痛<會痛到無法忍受>
而還腫腫的.麻麻的<摸這兩個地方都沒知覺>
補充一下........從一開始我的右膝蓋內側和下方都是腫腫的.麻麻的!!!
可以訴我...我該怎麼辦嗎??
一開始是台大的醫生看的...
但後來得蜂窩性組織炎時就換彰基...
現在也是在彰基同一個醫生看...
"關節軟骨碎屑"......我不知道ㄟ!!!醫生沒跟我說
下禮拜二要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我知維骨力也沒有用....還是一樣會痛...
5 個解答
- richerLv 79 年前最佳解答
很多人去給醫師檢查.都說骨頭沒問題...可是病患確實不舒服...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原因在於標準問題.醫師的標準是看科學檢驗的圖片.無斷裂或嚴重偏斜.那就是正常...可是以一個正骨整椎矯正者的實務經驗.病患不會說謊.找自己麻煩..那就是有問題..經過仔細檢查原來問題藏在細節裡..都是骨頭偏斜. 上下.左右.高低.長短.角度.或壓迫.沾黏等問題..那偏移極微..X光片解讀不出來..尤其是壓迫到痛覺或其他神經.根本無法照出來...那就需要有經驗的正骨整椎師.仔細去找尋問題點.並判斷..並用正骨.整椎.推拿手法將問題予以解決...病患就會恢復正常..就理論上來說骨頭偏移0.1-02公分就會帶動附著其上的韌帶.肌腱.筋膜.血管.淋巴.肌肉等..軟組織也跟著偏移-那就會形成循環障礙區.骨頭偏移.結構破壞是一種慢性的氣血循環疾病.也是骨頭結構破壞的原兇-因此骨頭偏移是疾病這觀念要建立. 骨頭偏移久了--什麼錯亂狀況都有.當然這也讓許多專業的中西醫找不出問題來..或無力矯正..因為越細微的矯正.那困難度更高..只有少數高手能整....當然每個個案都不同.我也一直把新案例都當作新挑戰.也不敢倚仗過去成功經驗而輕忽.—每個案例..都是新案. 您可以點我的名字..找到我的部落格..上我的部落格上面有更多有關氣血循環及骨頭矯正的文章可供更詳細的參考.—其實骨頭移位本身就是一種循環障礙的疾病.--
- 9 年前
其時建議您可以多到幾家不同的醫院看看~~那時我家奶奶是因為車禍大腿骨斷掉,大概一年了,還是常常疼痛,也是又腫又麻的,她幾乎就不太能走路,因為又一個人住在台北,我們都好擔心!後來家人北上帶他去看診,去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醫院,中醫西醫也都看了~~就是無法改善!後來是台中的阿姨介紹我們去康普頓診所,才讓我家奶奶得到改善的!醫師每週幫奶奶做穴位注射,針對受傷的地方及腫脹的關節注射一種藥劑,就這樣週週都從台北下來治療,現在奶奶德情況已經好很多了,他可以去公園散步做運動,在家中也可以不用助行器行走~~我們真的放心了許多!!所以我覺得您也可以找個時間去那邊治療看看,否則您的狀況聽來嚴重,常常疼痛,又腫腫麻麻的~~是不是有壓迫到之類的,為了以後的生活,別放棄!趕緊找個對的醫師幫您治療吧!!
- 第十一人.Lv 79 年前
治療,觀念更重要....
高堂中醫林文濱醫師指出,右膝蓋痛的問題只是個症狀,一個訊號,一個結果,寒性體質加他處肌肉緊繃才是這些症狀的原因,根本治療,在改善體質和放鬆緊繃的肌肉,請參考下文...
中醫觀點,右膝蓋痛的症狀是寒性體質,加上他處筋傷所致..首先,要先把臀部繃緊的肌肉揉開,然後溫敷這些地方,服用中藥(或薑湯)調整寒性體質,便可改善這些症狀.搭配針灸,效果更佳...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台南-柏拉圖徒手保健Lv 79 年前
實際檢查都無法確定問題,紙上談兵更難正確找出問題。依您描述的情形,無法真正診斷出實際的問題。目前最重要的是積極治療!問題拖延愈久,愈難處理,復原時間也愈久。有傷建議需確實評估治療,舊傷後患無窮。膝關節的活動其實是相當複雜的。膝關節主要骨骼構造包含股骨(大腿骨)、脛、腓骨(小腿骨)、以及髕骨(膝蓋骨),其幫助這個關節運動有好幾大肌群,包含股四頭肌、大腿後肌、小腿後肌等等的軟組織,還有非收縮性組織(韌帶)等協助穩定;簡單來說,若圍繞在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肌肉、肌腱、韌帶等)力氣不夠,或是肌肉力量失去平衡,骨骼結構相對的會較吃力,造成膝蓋的症狀。症狀必須詳細診察、謹慎評估,經過理學的檢測、骨骼位置的觸診和人體力學動作分析測試,才能診斷出真正的問題所在,擬定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未經專業確實治療一定會有舊傷,不痛不代表復原,更不可能自行全癒,王建民腳踝扭傷經專業治療至復原也需至少1-3個月。針對受傷和移位的組織需要確實的治療,施以適合的徒手整治技術,針對真正的問題處置,加快復原速度,徹底解決,避免再次復發和殘存舊傷變成永久性傷害。成功大學復健物理治療學系畢業,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碩士。歡迎部落格留言討論,可以給你專業上的建議幫助。 多攝取膠質含量高的食物,像木耳、海帶、秋葵、山藥、納豆…;至於豬皮、雞冠、蹄膀、豬牛腳筋、雞腳凍…,膽固醇較高,適量攝取。
參考資料: 教學醫院十五年專業徒手整治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