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個解答
- Natasha ❤ 母子平安Lv 78 年前最佳解答
你好
思佳介紹的日本膠原蛋白是這一項
圖片參考:http://img22.imageshack.us/img22/3076/121026w1.jpg
Suntory三得利 Milcolla蜜露珂娜
每袋105g/單包$990 多賣另有優惠
官方通路只有官網 http://wellness.suntory.com.tw/product/goods_detai...
網拍跟一些團購網也有人在分售或合購
- ThexfileLv 78 年前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B05251548/o/2012102700...
◎ 無論膠原蛋白分子量大或小、是膠原蛋白(分子量約30萬Dalton)或膠原胜肽(分子量約350~1500Dalton),服用完「皆」需在胃中進一步經胃酸分解為更小的胺基酸後,才能被消化系統吸收;而無論大小分子的膠原蛋白,被分解為胺基酸後即失去原本的結構和功效,也不代表會合成原本的膠原蛋白。◎ 標榜分子量大小、容不容易吸收,根本毫無意義,因皮膚老化主要乃細胞製造膠原蛋白的「能力」下降所致,且現代人平時由日常食物中所攝取的胺基酸原料已絕對綽綽有餘(吃一口豆、蛋、奶、肉所得的含量,遠比膠原蛋白中的更為豐富),所以補充膠原蛋白「原料」根本毫無意義,否則禿頭者服用水解的「小分子頭髮」吸收後,難道也能生髮?◎ 服用膠原蛋白,跟吃下一口肉或大豆(裡頭所含的蛋白質),有何差異? 攝取這麼多水解過的蛋白質(胺基酸),不擔心血液變酸嗎?現代人誰會缺蛋白質? 我們可能因為飲食不均衡,所以需要補充鈣、葡萄糖胺、綜合維他命、植物多酚類等等,但是有聽說過誰缺蛋白質?因為年紀漸長導致皮膚或關節的膠原蛋白流失,不是因為攝取的膠原蛋白(胺基酸)不足,而是「荷爾蒙」的作用。就好像要蓋一棟房子(膠原蛋白結締組織)需要磚塊水泥鋼筋(胺基酸)等原料,現在房子蓋不起來,是因為少了建案經理(荷爾蒙)下令動工,而「不是缺乏原料」。早期的營養學發現,光補充鈣,無法完全改善骨質疏鬆的問題,原來是缺維他命D3,所以現在都是添加維他命D3的鈣。同樣的道理,補充體內膠原蛋白最好的方法是補充維他命C,而不是吃膠原蛋白。維他命C可以幫助膠原蛋白的合成,就好像維他命D3可以幫助鈣的吸收一樣。因為一般人可能同時缺鈣和維他命D3,所以要一起吃;但是一般人比較可能缺維他命C而「不缺蛋白質」,所以只要補充「維他命C」就夠了。另外,塗抹含膠原蛋白的外用保養品,頂多只具有和普通乳液一般的簡單保濕作用,與膠原蛋白的增生也沒有關係。◎ 口服、塗抹膠原蛋白 無論所謂大分子小分子 均無實質效用 民眾勿被騙 美容市場上,沾上「膠原蛋白」四個字的產品,價格不菲不說,也賣得特別好。診所顧問不厭其煩地告訴愛美女士,某某明星最愛喝膠原蛋白口服液,某某明星就是常年用膠原蛋白乳液才年輕。膠原蛋白真的是美容聖品嗎? 膠原蛋白在皮膚中如支架和「彈簧」支撐著皮膚,一旦「彈簧」斷了,真皮組織會塌陷,出現皺紋;皮膚會鬆弛、下垂。 所以膠原蛋白成為全球數千萬服用者美容養顏、青春常駐的不二選擇,無數商家也競相將自己的產品與膠原蛋白掛鉤。如今在市面上,從外用到口服,林林總總的膠原蛋白護膚品數不勝數。 有關膠原蛋白功效的說法到底有無科學道理呢?科學專家認為,其實,想通過口服、塗抹膠原蛋白來延緩皮膚老化是很困難的。 不可否認的是,由於膠原蛋白甘胺酸、脯胺酸和羥脯胺酸含量較高,而膠原蛋白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蛋白質,它們分佈在全身各個組織器官之中。在皮膚除去水分後的重量中,膠原蛋白的重量占了70%,負責為皮膚提供彈性和緊致度,並扮演著「深層水庫」的角色,為表皮提供水分。 但實際上對於多數人來說,平時通過正常食品攝入的蛋白質中,各種胺基酸都已經是過剩的,所以補充膠原蛋白並不能夠起多大作用。 人體實際上只能吸收獨立的胺基酸,而不會直接吸收蛋白質。膠原蛋白終究是蛋白質,其分子結構很大,就算是吃到肚子裏,也要經過分解變為胺基酸才能被吸收。當膠原蛋白被分解為胺基酸後,其膠原蛋白的形態和結構已不復存在,也不可能直接以膠原蛋白的形式補充到皮膚中。所以,口服膠原蛋白,相對於其不菲的價格,確實有些徒有虛名。 至於塗抹膠原蛋白,則更是一個笑話。人體緻密的皮膚,像一座堅固的堡壘,絕對不會吸收任何來自體外的蛋白質,包括膠原蛋白。通過塗抹含膠原蛋白的護膚品,只能把膠原蛋白「輸送」到皮膚表皮層,無法進入真皮層,這樣一來,膠原蛋白分子被堵在皮膚外,並不能改善皮膚結構。
2012-11-06 00:13:14 補充:
口服、塗抹膠原蛋白 無論所謂大分子小分子
均無實質效用 民眾勿上當
商人的黑心暴利與誘拐矇騙&媒體與社會大眾的「理盲」
參閱:
(以下各短網址「 ▲ 」為「 goo點gl 」 , 「點」=「.」)
▲/t1d4j
▲/DxFyp
▲/g7h9x
▲/qpl6m
▲/rYuqi
▲/G03Um
▲/SV3EM
▲/UMFql
▲/maq6d
▲/QUsRB
▲/xekib
▲/IIklY
▲/LZHJ0
▲/12dMr
▲/gQMur
▲/KB1jd
▲/wunkN
▲/FMXiW
參考資料: 參閱 http://goo.gl/t1d4j 、 goo.gl/DxFyp 、 goo.gl/g7h9x 、 goo.gl/qpl6m 、 goo.gl/r4Tms 、 goo.gl/G03Um 、 goo.gl/SV3EM 、 goo.gl/UMFql 、 goo.gl/maq6d 、 goo.gl/QUsRB 、 goo.gl/xekib 、 goo.gl/IIklY 、 goo.gl/LZHJ0 、 goo.gl/12dMr 、 goo.gl/gQMur 、 goo.gl/KB1jd 、 goo.gl/wun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