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一定要成家或是工作因素才能離開原生家庭嗎?
如題,要結婚或是因為工作因素才能選擇離開原生家庭嗎?
如果家裡還是租屋,父母本身是沒有房子的,子女也都沒有成家
那也可以順理成章的自己搬出去獨立居住嗎? 這樣會不孝順嗎?
家庭成員:父母、一個哥哥和我(男性)
父母感情長年不睦,好幾年都是互當空氣,也沒睡在一起
我個人,不喜歡父親跟哥哥,因為觀念想法跟個性和生活習慣
父親跟哥哥都不會為家庭付出,家事不會幫忙,生活習慣很差
對這個家來說是負擔,家庭主要是我與母親在負擔,家庭開銷跟家事部份。
但是媽媽很心軟,我知道她放不下他們
可是我不喜歡他們,我這些年都想自己出去住,雖然收入不多
但獨立生活是沒問題的...可是我如果自己出去住,那我媽不就很累~
可是目前,也不可能買房子阿~我們現在是租電梯華廈,房子很小
生活作息都會打擾...你知道跟不喜歡的人住在一起的感覺嗎?
該如何是好?難不成只能等中大樂透跟威力彩頭獎才能搬出去?
3 個解答
- 8 年前最佳解答
我和你有相同的心情,雖然狀況有些許不同:
我是個嫁出去又離婚回家住的女兒,除了父母,我還有一兄一弟,從出社會開始,
二十多年了,家中的一切開銷都由我和父親支出,兄弟二對夫妻都無所事事,
三十歲那年我結婚了,就因為我自私放不下父母,最後離婚收場回到娘家住(其實還是在幫爸負擔家計),
直到去年愛喝酒的弟弟過世,爸爸被自私自利的弟媳挑撥而完全否決我,我心涼了,
所以決定今年六月兒子小學畢業後離開家裡,開始我和兒子自己的人生(一切從0開始)
今後就單純作個女兒,過年過節再回家探視,說真的,我也跟你一樣很爭扎
,想了很久才作的決定(雖然我還不知能去哪裡?也不知是否能賺到錢過日子?)
不過我想天下之大,總有我和兒子容身之處,對吧!
彼此祝福吧!加油!
- 菲暮子美容美體SAP館Lv 78 年前
在心理學上,我們經常會接觸到“原生家庭”這個詞彙。何謂“原生家庭”呢?簡單地說,它是相對新生家庭的一個概念,是指父母的家庭,兒子或女兒並沒有組成新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自己組建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父母。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原生家庭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產生影響的。
1 、家中排行。一個人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會影響他(她)的性格。例如,對身為“老么”的人而言,在家裡他沒有決定權,如要凸顯自己,講話就得特別大聲。一個總是害怕得不到注意而提高聲量的孩子,日後在人際關係上最敏感的,就是別人是否能尊重他的意見。一旦覺得被忽視,就容易情緒過激,造成不必要的衝突。
2 、成長背景。一個從小看母親總是用眼淚操縱父親的小孩,長大後當他看見妻子掉眼淚時,立刻大發脾氣,而不是去安慰她,因為那一剎那間,兒時的影像彷彿又重演,他的潛意識裡,認定妻子就像母親要控制父親一樣,其實這個妻子很無辜,她只是不小心觸犯了丈夫的心理按鈕。生活中有很多情況是因為我們把過去和現在混淆,以為過去的事情又再度發生了,其實,在你身邊的人只是碰巧觸發了你的心理按鈕。
3 、內在誓言。我們的成長背景無形中灌輸我們很多信念,這些信念不但牢不可破,而且不斷影響著我們。“內在誓言”可以說是成長經驗中的座右銘,或是一直留在心中的某些理念,成為我們人生的最高指導原則。“內在誓言”有其歷史性的功能,曾在過去人生某個階段中保護我們不致受到太大的傷害。內在誓言有很多種,例如,“男人都是不可靠的,所以我要存私房錢”,從小歷經逃難或貧困生活,看見父母總是很努力工作,於是學會“人生就是要打拼”,甚至變成“工作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工作”。這樣的人成年後即使生活富裕,也無法讓自己與家人稍微輕鬆一些,生活多些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