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個解答
- CHwenLv 67 年前最佳解答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波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波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定州Lv 47 年前
〝楞嚴咒〞或〝金剛薩陲百字咒〞。
驅魔首要自修其心、自修其言、自修其行為!
其次是信佛經所言!
再次是勸請諸佛門護法神的威神加持、護持!
爾後才是唸頌之。
結束要記得向上功德廻向諸佛淨土、向下布施有情眾生!
- Sage MaoLv 77 年前
《驅魔心經》
佛說:觀照自性的行者,修行到精深的「般若法門」時,
可以見到五蘊的本體皆為清淨,這樣就不會再有一切煩惱。
舍利弗啊!(形色比喻有形之物質;虛空比喻無形之精神。)
「物質」的實相不異「精神」的實相,
「精神」的本體不異「物質」的本體;
「物質」的作用即是「精神」的作用,
「精神」的利益即是「物質」的利益。
四種精神:感受、思想、運行、認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舍利弗喲!由此看來,
所有事物皆以空性清淨為實相的本體。
不必去分別「人有我無」、「人好我壞」、「人多我少」。
※※※
因此空性清淨當中毋須執著「五蘊」、「六根」、「六境」。
毋須執著「十八界」。
毋須執著「十二因緣」及「三世兩重因果」。
毋須執著「四聖諦」。
毋須執著「六度」亦毋須執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原因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無實體可得。
菩薩們,依「般若法門」修行之後,
心裡沒有「想得到」的牽掛與妨礙。
因為心裡沒有「想得到」的牽掛與妨礙,
所以不會有「怕失去」的恐怖。
遠離分別、執著、煩惱等等顛倒與成佛夢想,接近解脫。
※※※
三世十方一切諸佛,依「般若法門」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由此可知「般若法門」,是大神奇的真理,是大聰明的真理,
是至高無上的真理,是無與倫比的真理。
能夠除去一切煩惱,真實有用而非虛晃一招。
總結「般若法門」之禪語,如下所述:
度吧!度吧!度到彼岸!大家度彼岸,共同證菩提。
≈≈≈≈≈≈≈≈≈≈ Sage M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