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賓語提前
1待(之)以禮和唯利(是)圖哪個是賓語提前助詞?
2{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關於這首詩涵意的說明,何者正確?(A)勉人要用欣賞的角度過生活(B)我們要不斷吸收新知,能常保心靈清澈明淨,看清事理(c)作者認為人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才能實常增添生活樂趣
2 個解答
- GaniLv 47 年前最佳解答
1.答案是唯利「是」圖
雖然都是倒裝,
待之以禮=以禮待之
(「之」是一個人事物......總之是有其意義的「代名詞」)
唯利是圖=圖唯利
(「是」就是無義的"助詞",作用是把賓語「利」提前)
所以「是」是賓語提前助詞。
※賓語提前
把原本 主語+述語+賓語 變成 賓語+賓語提前助詞(是)+述語
簡單來說,
主語是英文裡的「主格S」,
述語是「動詞V」,
賓語就是英文裡的「受格O」。
2.答案是B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前面兩句是在描述一池塘像是一面鏡子,天空、雲都映在裡面
後面是判斷關鍵: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什麼這渠(就是上文的池塘)可以這樣的清澈?
為有源頭活水來~~
因為他的源頭不斷有流動的水(活水)注入啊
作者把這「半畝池塘」拿來比擬自己的讀書心境、心靈、智慧
智慧的泉源不斷流入新的「水」(新知),
因此能不至於思想固執不通,產生偏差。
總結兩句的意義:
為什麼他的思想是這樣的清澈呢?
因為他不斷吸收新知啊!!!
(B)我們要不斷吸收新知,能常保心靈清澈明淨,看清事理
- 7 年前
版主你好
1. 這兩句都是倒裝句
待之以禮 - 以禮待之
唯利是圖 - 圖唯利 (是為助詞無義)
所以我想答案就是 - 待之以禮
2.答案是B 我們要不斷吸收新知,能常保心靈清澈明淨,看清事理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最重要的是後面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渠那得清如許是說 - 問那道渠水說為何都那麼的清澈?
為有源頭活水來是說 - 因為有一個源頭天天都送清水進來
所以此詩涵意就是B 我們要不斷吸收新知,能常保心靈清澈明淨,看清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