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因果論,求善知識解惑。
佛教說的因果報應理論,我想無非是建立在公平的原則上,但我真的深感納悶,如果是以今世來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好比不孝順父母,孩子有樣學樣,將來也不會孝順自己,這我非常認同,可是若超脫出今世呢?
前世因,今世果,明明是上輩子有的行為(不論善惡),對於今世的我來說完全毫無所知,為什麼就要承受上輩子而來的果報?要若以公平原則來論,豈非有失公道?
於此疑惑,懇求善知識解惑!
謝謝。
1.我只是想搞懂佛教對於我這個論點的解釋為何?畢竟有問題擱在心中不解決事件很痛苦的事!
2.這跟我今生所遭受的前世果報毫無任何關係,純粹就一個問題這樣,諸如此類的還有「抓交替」,這也讓我想不通,只是我今天想先弄清楚因果報應理論這事。
我喜歡「起心動念」這名詞,但也正因為是凡人,所以才還會有「我思故我在」的存在,當今天我真得能達到不起心動念的境界,那我哪裡還會上知識家發問呢?
22 個解答
- DhammapalaLv 77 年前最佳解答
彌蘭陀王:那先尊者,若說有情眾生身壞命終後有輪迴,那再生的是什麼呢?那先比丘:再生的是名色(色身與精神)。彌蘭陀王:是現前的這具身心再生嗎?那先比丘:不是的。現前的身心有各種造作,而基於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再生;但那再生的身心卻不是原先造作諸行的那具身心。彌蘭陀王:舉例說說看吧!那先比丘:好比一個人生火取暖,隨後因故離去,火勢蔓延開來,燒毀了附近的稻田。農場主人報官,對他提出控訴。如果這個人辯稱『庭上,我並未燒毀原告的稻田。我留在現場的火與燒毀他稻田的火並不是同一把火。我是無罪的。』大王,您認為被告該不該受懲罰?彌蘭陀王:他當然有罪,因為無論如何,後來的火是由先前的延燒出來的。那先比丘:大王,再生就與此相仿。現前的身心有所造作,基於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得以生起。那再生的身心雖不是原先的那具身心,卻是由它而來。彌蘭陀王:尊者,您是一位智者。參考資料:The Questions of King Milinda
紅塵蘭若
- 平凡Lv 77 年前
因果報應理論跟公平正義無關 過去生所作善惡之業不會隨死而消散 而是化為另一種形式在來身展開 譬如慈悲三昧水懺的作者悟達國師 祂的前十世是漢朝的袁盎因誤殺晁錯 而被晁錯追了十世 若你所說因果若是公平 明明是上輩子有的行為(不論善惡),對於今世的我來說完全毫無所知,為什麼就要承受上輩子而來的果報?那麼十世後的悟達國師豈不是冤枉 畢竟殺晁錯的是十世前袁盎 有錯也是袁盎 但卻報應在悟達國師身上 所以因果報應不論公平正義只論當下的起心動念 一切唯心造 若能了心即能了因果
- ?Lv 77 年前
人性在受惡果報時.總認為人是不公平的
但在受善果報時.總認為人是公平的
公平與不公平由業生
業由心生.心又本無生
故知認為公平與不公平.還落入業報.
公平與不公平是兩頭話
莫逐有緣 勿住空忍 一種平懷 泯然自盡
深願跳出瞋怨.就無公平與不公平的問題
- *奪舍*Lv 77 年前
這題簡單,無須長篇大論....
因果通三世...過去 現在 未來
就是這樣
所以是很公平的
過去的你是你 現在的你是你 未來的你還是你
所以人不要只看眼前虛華景...唯一跟隨你生生世世的只有業力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Lv 77 年前
抓交替自有其果報,得先懂冥界
輪迴續......有形無形==佛陀的前世今生比喻=三世果報釋疑
雜說=抓交替=植物界=長輩不可服侍晚輩
http://blog.xuite.net/nn575719/twblog12?st=c&w=455...
靈界結構實況=宇宙實況=證實靈界的存在-李嗣涔教授主講(如果非基督教之佛神存在,那一神教就站不住腳).=附
宇宙時空/法華經‧見寶塔品~宇宙無邊不可說,佛菩薩無量不可說~研究:銀河系適居星球 達600億顆
赦罪與三世因緣果報==宿命觀現世觀
萬物有靈是初等宗教觀嘛?車有車神(靈)
前世今世釋疑-==輪迴秩序
宇宙的道德規範與懲罰賞標準=輪迴與宗教
- 泰德子Lv 67 年前
這叫做"反饋","因果"它呈現的是"描述",而不是"懲罰",這就是"業力"。
業力是一個描述後果的詞,當靈魂已經不存在了,那剩下的一切就是"後果",
所以不要將現在發生在世界上的事情看做是懲罰,這只是後果,我們無法停止後果,因為後果不是懲罰。
在生活中,也許你可以付款免於懲罰或者存在著仁慈,而懲罰系統從來都不是真實的,它只是捏造出來的法則。
然而相較於後果之下,則是你無法改變的物理法則,你不得不走過後果,而且它不是懲罰,如果你學習確保你不再創造成這些後果,可以這麼說顯然的你變得開悟了,不幸的是開悟從來就沒有得到理解。
我們後學研究、分享了"悟者"他們的理解、道、平等、博愛,通過他們的智慧以防止後果的方式行動,如此我們受懲罰的就日子可以少一些,而在這同時我們相對的也創造了後果,承擔責任並學習,為的是防止更多的後果,免得我們的後代將為我們的無知付出更多的代價。
參考資料: 書 - 橙Lv 67 年前
版主大德法安,只要不信因果之人,講的再多他也是不相信,末學淺顯的
略說(雞孔ㄟ),某人前世叫李四,今生叫張三,其實他還是叫李四,只是
換了~~~另一張皮,另一個名字~~~,末學淺見,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3-10-18 13:11:39 補充:
版主大德法安,至誠隨喜讚歎(Brightman )大德慈悲,為何有人深
信因果,有人打死也不信呢?呢?呢?,原因在於每個人的(善根),
(福德),(因緣)不同,~~~生命是一種觀念~~~,例如甲,乙,二人
犯錯,甲則二話不說馬上懺悔請求對方原諒並補償後續所有事宜,
此為有善根,慚愧心之良善之人。
乙則馬上辯解不承認自己有失(有些還用誣陷之詞)把錯都推到對方
身上,一副看你能奈我何,此等人連人衣都不配穿,更不用說善根了
,言盡於此,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3-10-18 13:43:18 補充:
版主大德法安,頂禮感恩(Brightman )大德慈悲展法義,滋養佛子法身,
也感恩諸大德們,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 ?Lv 77 年前
版主 吉祥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
這首偈,完全背離釋迦佛陀的教說,佛陀的教說是 → 因緣業報論
這首偈,完全符合奧義書的宿命論,奧義書的思想 → 宿命業報論
但從我們接觸或認識佛教以來,這首偈似乎人人會念,這首偈也似乎是每個佛子皆認同就是佛教的根本主張與說法,對不對!
奧義書所說的業就是指「宿命業報」,主張所有的現在遭遇的全部,都由過去的做為來決定。
這首偈「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正好完全符合奧義書的思想與哲理,不相信的話可以去研讀奧義書就會明白。
2013-10-17 23:22:01 補充:
當年印度民族在雅利安人統治的種姓制度下,亞利安人就是以奧義書的宿命論來教化並統治印度民族,因為宿命論的說法和信仰,會把正常人變成奴隸,人們受制於宿命論的想法、情感及面對生活的態度,當面對困難、面對種種不公不義的事情時,不僅不會提出異議及反思,還會像奴隸一樣的服從跟接受。
更可悲的是,人們在承受「不公不義」及「迫害」時,還會告訴自己:「這是應該的!我不應該抵抗,因為是命中註定。我應該作得更好,才能讓來生更好。」
請問這像不像奴隸?
2013-10-17 23:22:23 補充:
而佛陀提出了另外一種業的說法,佛教講的是「因緣法」,這是佛法的核心教法,用因緣法如何解釋業呢?
我們當前的一切,基本上是受到三方面的影響而呈現。
一、過去影響當前
二、現在個人的【身口意】作為影響當前
三、除了個人【身口意】以外,還有外在的環境【人事物】也影響當前。
只是影響而不是決定喔!若是決定就變成「宿命論」。
2013-10-17 23:22:36 補充:
以上三點全是只有影響而沒有決定,不會由過去決定,也不會由個人身口意做為決定,也不會由外在的環境決定,只是影響而已,沒有決定性。
所以佛陀才說緣生法則【無常】【非我】,就是【無我】,沒有能夠決定的力量!不會由單方面的力量來決定現前的一切
無常、無我 → 破除永恆、確定、決定等等的妄見
因緣性的現起,多方面的影響而呈現的世間,我們稱為「因緣所生法」
如果是宿命式的業報,就不是佛陀所教說的因緣所生法了
2013-10-17 23:22:47 補充:
佛陀教說的因緣論,以因緣法來修正奧義書的宿命論,不讓眾生做奴隸。
佛陀的教導是可以讓我們在現在可以好好的努力,並且關心社會及他人,透過現前【身口意】的善行及努力,有機會讓生活更好,也可以幫助社會及他人更好,但也只是有機會有可能發生而已,有沒有決定一定如何如何呢?也沒有決定,對吧!
因為緣生法無常無我,現起的當前是多方面的影響而沒有決定,我們所做的一切也只能影響而沒有決定,但是努力還是有機會改變!
2013-10-17 23:23:02 補充:
諸位法友!宿命式的業報,或者是因緣性的業報呢?
朋友認為哪一種符合事實?哪一種只是信仰而已呢?
若我們相信宿命式的業報,那變成一切都是 → 註定
被期負被倒債被殺害是前輩子就註定好的,這種奴隸性的信仰,是你們要的嗎?
今生富貴雙全,也是前輩子就註定好的,貧窮也是前生註定好,是你們要的嗎?
2013-10-17 23:23:23 補充:
印度人被亞利安人統治的時候是非常可憐的,被教育成他們今世為奴隸是應該的,他們受到種種不公平不當的待遇也是應該的,因為都是過去世不努力或過去世造太多的惡業,今世才淪為奴隸來還債也是應該的,印度人被教育而完全相信宿命論,於是印度人安於自己是奴隸,亞利安人運用奧義書的宿命論來統治印度人、壓搾印度人,我們也要像當時的印度人一樣嗎?
- 7 年前
版主大德
為什麼會有今世?
為的是來了過去世因!
有過去世因緣,才會有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兒女、親朋好友、君臣、師長。
彼此關係則依前世因緣而定!
至於今世相處關係,則又影響來世的關係。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的是。
一切唯心造,造惡因得惡果、造善因得善果,而且定受報。故眾生平等。公平!
若知前世因而能選擇逃避,豈是公平!
公平原則,作多少回多少,沒有選擇的權力,有債有還。才見天理。
2013-10-18 09:57:51 補充:
我們當前的一切,基本上是受到三方面的影響而呈現。
一、過去影響當前
二、現在個人的【身口意】作為影響當前
三、除了個人【身口意】以外,還有外在的環境【人事物】也影響當前。
只是影響而不是決定喔!若是決定就變成「宿命論」
= = = =
明 大德 如此說明,末學能夠認同!
只是影響而不是決定喔!若是決定就變成「宿命論」。
這點我也是能夠認同!
這首偈「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也是這意思。
受者是即是影響,並不是決定,但是定受報!
前世B殺了A,來世AB還會再碰面,來解決兩者之間的因!
至於如何解決,就看雙方【身口意】的影響了,不過不會改變太大,因為雙方習氣仍在。
2013-10-18 10:12:31 補充:
雙方【身口意】的影響,及外在環境【人事物】的影響,都在在影響雙方過去世所帶來的習氣,如能改變習氣,則此因緣能解!
即所謂物以類聚!蒼蠅喜舔肉!
如果雙方能遇大善知識修習佛法,則有可能改變習氣。
能改變習氣,則能改變因果!命運!
2013-10-18 10:32:32 補充:
修佛法是在了因緣、改宿命,命運不會被牽著走!
話再說回來,習氣不改,修佛法何益!
有人想藉修佛法逃離因果,這是不對的!
因緣常住世間,定受報故,眾生平等!
只是你該如何面對因緣?是隨順呢?還是反抗呢?
隨順則順逆一如,不起心,習氣不再。
反抗則順逆不平,起惡心,習氣更盛。
明 大德 知否!
2013-10-18 10:44:44 補充:
Dhammapala 大德
jj 大德
以火為比喻,更能說明因果的公平性、平等性!
2013-10-18 13:30:35 補充:
版主大德法安,至誠隨喜讚歎( 橙 )大德慈悲
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無善根之人,謂一闡提 !此等之人佛版約略可見!
稍有不恭或善意提醒,即起惡心相對!實在難度!
賢德是佛版難得之才,不吝給予眾德讚歎,可見福慧智德深厚!
末學讚歎!
- 匿名使用者7 年前
為什麼就要承受上輩子而來的果報?要若以公平原則來論,豈非有失公道?
種的種子, 要等到因緣俱足才會發芽。貫通三世、五世
要若以公平原則來論,行為必有反作用力, 有做有報, 這才是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