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壓力與科系選擇
我目前高二有補國文 和美術
但是每當
當天考試多 功課多的時候 就想和補習班請假
我內心想法是
要先以學校課業為重 補習班放第二
但老實說 學校教的課程內容 大多是觀念基礎 離學測題型相差很多
補習班則是 以學測題型為主
若我當天兩者兼顧
晚上要補習 回家要寫功課 還要準備隔天的考試
雖然整個過程可以熬過去
但是會很想睡 而且有時好像沒吸收到什麼
所以我想請大家給點意見
到底我這種心態是好還是不好
遇到功課多就請假 (但是還是有在家認真寫作業)
------
我未來想讀類似於 實踐大學-視覺傳達媒體設計
但我素描不太好
有上美術班 沒有時常去
我認為 準備考試+寫作業 > 去上素描
我覺得我是一個 迫在眼前的事情想馬上去解決
未來的事卻沒著手去做的人
每次一想到這些事我就覺得好亂
我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
想請問各位你們當遇到這情況時 會怎麼做
-----
我從以前到現在 每學期的平均 多落在80幾以上
也想透過繁星 上類似於實踐大學-視覺傳達媒體設計的科系
有別所也是這類的課程嗎
因為老師有說名稱有時和課程會相差很多所以要看他的課程內容
想問問大家有沒有比較熟悉的科系可以推介給我
謝謝你們 ><
3 個解答
- 關鍵字- Idm設計Lv 67 年前最佳解答
若要以 學測 就直接升上理想中的學校,
除了學測分數外,
外加有第二階段的
書審資料 (含作品集) 及指定項目術科考試,
當然,對於沒有學過的 "高中體系學生" 是個問題,
但...學校除了種技法,更重創意表現,更重你多元的能力,
所以現在高二,實際上有很多自我增強,
因此現階段有時間的確可主重顧好學校表現,
將美術的課程,調為一週一次 ,
藉用每周一次的練習時間去畫圖放鬆心情,
也思考未來規劃!,累積作品的輔助方式~
更能活用時間專心課業
(這樣不用每次翹課又不安...,反而事情都做不好)
反正不要到高三抱佛腳~ (成績不到,又沒作品!)
總之,
高二: 顧成績+努力堆疊作品+觀察設計領域
高三: 猛力衝學測,若高三 才收集作品,可能水準有限,
且超緊迫,而且又會影響到準備學測的心理
以下介紹 實踐大學 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多媒體設計系
底下就分組為:
數位3D動畫設計組 教育目標:
自主性 ─ 透過動畫創作探討自我與環境的關係,進而延伸對文化、生態與人文之關懷與省思。
多元性 ─ 培養具手繪、2D、3D、實驗等多媒材動畫之實作人員,以符合目前政府推動文化創意與數位內容產業之需求。
整合性 ─ 藉由獨立製作訓練學生創意、製作與展演之整合能力,培養具領導與管理之人才。
創新媒體設計組 教育目標:
自主性 ─ 多面向探討新媒體互動的本質,並藉此對人文、社會、環境作進一步的省思。
多元性 ─發展多元互動模式設計,整合數位媒體影音、人因互動裝置、單機遊戲、體感遊戲、可攜式遊戲及科技性公共藝術等不同媒材與平台。
也就是基本分類為,"動畫" 和 "遊戲、互動"的組別~~因此~應該可說 多媒體設計包含了 多媒體動畫!若是學校科系為多媒體設計系,那表示學校課程 動畫或遊戲互動等...領域都可能接觸到,而針對自己的興趣和方向,可在學校課程加選 動畫 或 遊戲互動方面的課程~~那若是選擇的是多媒體動畫系 或組別,
那就較為單純,課程則針對的是 動畫設計方面的領域教學喔!!
最後今年也可以去親自看看全台各設計系所學長姐的表現,
參考 實踐、世新、銘傳、大同 等... 媒體設計系學長姐作品,
大多數設計系學校的畢業成果都能在此展現,
你可以更了解更多領域的設計系喔~~
2012 第三十一屆新一代設計展 簡單介紹(點)另提供以下
相關全台 各設計領域科系 整理資訊 "完整連結" 可參考:
設計系大學 & 科技大學整理資訊 (點)
對了對了,教室每年也有很多 實踐媒傳 錄取學生,
像是 庭妤、永佑 學長姊 高中也都沒有美術和設計背景喔!!
也多是藉由偶爾的對創意學習的興趣,
用平常輕鬆地累積作品,你也可以試試看喔
以下提供設計系學長姊備審資料供參考,
簡單、吸引人、展現誠意、與自己有關~~
ps. 備審資料整體 活潑、吸引視覺都是很重要的!
且更能表現自己的誠心誠意喔!!
提供非設計學系高中職學生 第一次製作個人備審的封面設計
祝順利囉~奔跑吧! 阿祐~朝向 設計之路 作品集~ (錄取實踐設計學長)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D07609529/o/2014010717...
不知蘋果怎麼紅~ (錄取實踐設計學姊)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D07609529/o/2014021800...
高中職備審資料參考 (點)
參考資料: 設計資訊 IDM 作品網 - 真可愛Lv 77 年前
補習不是萬靈丹,尤其補太多科,根本在浪費自己的黃金讀書時間。
你看看真正成績頂尖的學生,補習的比例不到20%,
大部份成績好的同學還是靠自己讀書,
所以主要重點在於自己的讀書方法有沒有效率。
補習班只是給你重點,或不斷的做題目解題目;
唸書最重要的是自己讀書要多思考,以強化自己讀書的理解。
只讀重點或一直做題目,那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死背讀書,
現在的考試都很活,絕不可能都考你做過的,
只靠讀重點做題目來讀書,那考試遇到沒看過的還是不會寫。
如果因為補習而讓自己沒時間讀書,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而且補習只是一時的,正確讀書方法才是自己一輩子的資產。
正確的讀書方法一定要強化自己讀書大腦的深度思考,
讀書的過程有經過自我深入的思考,才有進一步的理解,
這樣讀過的東西印象才會深刻,才不會讀過就忘。
首先,正確讀書方法一定要學習自己會做思考筆記。
做筆記不是指上課抄重點或整理重點的筆記。
正確的筆記方式必須是自己思考後寫下自己想法的筆記,
因此,做筆記不僅可以幫助自己讀書做到真正的深度思考,
更可以將讀過的資料進一步濃縮變少,
將讀過的東西轉換成自己的思考架構記錄下來,
這樣子未來要再複習就可以省下至少一半的複習時間,真正做到讀書事半功倍。
其實不管讀任何科目,都必須用思考理解的方式去準備,絕對不能死背硬記。
像國文、社會等這類文科,要會用自己大腦思考的方式來準備,
將課本上的內容變成自己的思考架構,
找出資料的關聯性,這樣讀過有自己的想法,才不容易忘記。
數學、理化這些理科更是一樣,要善用大腦去理解基本觀念及各種公式,
不能光靠死背公式、多做題目、硬記題型,因為考試題目是變化無窮的,
如果只有背公式記題型,那一定無法應付各種考試。
讀書或準備考試有正確的讀書方法,
不僅在上課時可以更有效掌握老師的講課內容,自己複習時也能更快吸收,
可以縮短大量的讀書準備時間,更快速提升讀書效率,減輕自己的讀書壓力;
更可讓你有更充份的時間去準備更多功課,或做你其他想做的事。
如果你真的摸索不到有效的讀書方法,
建議參考教育心理學家研究,適合一般人運用的正確讀書方法
http://omg001.pixnet.net/blog/post/206487962
有正確讀書方法,可以提升很多效率,少走很多讀書的冤枉路!
畢竟讀書還是要靠自己,是沒有捷徑的~
參考資料: 很多人介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