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為「空宗」的吉藏是否拒斥所謂「應屬於有宗」的佛性?
被判為「空宗」的吉藏是否拒斥所謂「應屬於有宗」的佛性? 百論疏 吉藏撰 卷中破神品第二 問:阿毘曇等云內離人故空。不自在故無我。興此論破我何異? 答:同明無外道邪我與此處不異。但數論破我住於無我。此論明我既不留無我亦捨。乃至五句一無所存。又雖無所有而無所不有。故具說我與無我。如中論云。諸佛或說我或說無我。諸法實相中非我非無我。數論闕斯體用。是故不同。又淨名云。於我無我不二。是無我義。故我宛然而無我。不壞假我明無我也。數論亦無此意。是故不同。 問:若破一切我者。涅槃云我是佛性亦被破耶? 答:佛性未曾是我無我乃至四句。必明佛性是真我者亦須破之。此但斷取著。實不破佛性我也。又凡夫於虛妄中計真實我。二乘既聞無虛妄我亦無佛性真我。故成八倒。此論既破凡夫虛妄我。亦無二乘虛妄無我。此我無我並是佛性所離除。此我無我見始得顯佛性。非我無我而有我無我方便用也。 問:何故名佛性為我耶? 答:佛性累無不寂德無不圓。自在無礙是故名我。問此論何處破二乘無我。答破空品即是破無我。破神品即是破我。是故此論斥凡呵聖顯示中道。令一切眾生見於佛性也。又數論云。所計之神此畢竟無耳。能計之心則是有法。今明能計如其所計。故大品常以十六知見例色等萬法。 問:此論何處有佛性真我耶? 答:此論明中道非我無我。中道是佛亦名佛性。知有真我。
9 個解答
- kiscLv 76 年前最佳解答
被判為「空宗」的吉藏 是否拒斥所謂「應屬於有宗」的佛性?=====================================如來【說我】是佛性起如來【說無我】也是佛性起 如來【說一切法】都是直指佛性起 只教眾生離【名假 法假】何來破佛性之說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九因是【性】故 顯現聖者諸佛如來 無邊功德 不共之法【從此性生、由是性出】,一切聖者 戒定慧品【從此性生】,諸佛菩薩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從此性出】。 是【性】寂靜 過諸名相【性】是真實 遠離顛倒 性不變異 故稱【真如】是聖智境 故名【勝義】 非有 \ 非無、非常 \ 非斷、非生死 \ 非涅槃、非染 \ 非淨、離一 \ 離異、無相 \ 無名。
- 觀嚴Lv 66 年前
被判為「空宗」的吉藏是否拒斥所謂「應屬於有宗」的佛性?
回應:1'吉藏沒有拒斥所謂「應屬於有宗」的佛性!
2'『大乘玄論』卷三,傳說古來對「正因佛性」的解釋,有十一家。「第六師以真神為正因佛性;若無真神,那得成真佛」?依嘉祥吉藏說:「真神」等「並以心識為正因」(大正四五‧三五下──三六上)。所以遺則的「妙神」,也是江東固有的。但就名詞,就知道是中國(老莊)化,而不是依經論名句而說的了。
3'三論宗以有、空為教諦(假),中道一實諦為體。「義本者,以無住為體中,此是合門。於體中開為兩用,謂真俗,此是用中,是即開門」。或立體中、用中、體假、用假以融之,總以都無所得為旨歸。「諸大乘經,同以不二正道為宗」。般若、法華、涅槃等經,「逗緣不同,互相開避」,「至論不二正道,更無別異」。本此,進而作『勝鬘經寶窟』,『涅槃經遊意』,依『十八空論』說唯識無塵。會入如來藏、佛性、唯識之學,非中觀之舊。其學衰於盛唐,唯無所得正觀,演化為牛頭禪,與達磨門下東山法門,一時媲美!4'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汝說則不因 菩提而有佛 亦復不因佛 而有於菩提 雖復勤精進 修行菩提道 若先非佛性 不應得成佛吉藏的中觀論疏(下)第二破因果明'汝謂凡夫修因得佛果'凡夫時未有佛'佛時無復凡夫'....大乘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並皆成佛.....
大乘中明唯有佛性'無有餘性'故得成佛'小乘不明唯有佛性'則破大乘佛性義.....
參考資料: 自己及印順法師吉藏大師著作 - 6 年前
21世紀的跳躍: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台灣佛教正覺同修會(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
弘揚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佛法(新浪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分享學禪智慧 開釋佛法精義(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6 年前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 匿名使用者6 年前
空宗是外道。有宗也是外道。
/
《佛藏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卷上
諸法實相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閣崛山中,與大比丘僧俱,皆是眾所知識,及無邊大菩薩摩訶薩眾,無量無數。
爾時舍利弗從三昧起,行詣佛所。偏袒右肩,頭面作禮,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佛告舍利弗:「汝見何利,歎言希有: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在靜處每作是念:『世尊乃於無名相法以名相說,無語言法以語言說。』思惟是事,生希有心。」
2015-06-06 14:55:04 補充: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是事希有,第一希有,謂是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譬如巧畫師,畫於虛空現種種色相。於意云何,是畫師者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一切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所以者何?無名相法,無念無得,亦無有修,不可思議,非心所依,無有戲論。非是戲論所可依止。無覺無觀無有所攝。不在於心,非得所得。無此無彼無有分別。無動無性,本來自空。不可念不可出。一切世間所不能信。如是無名相法以名相說。如是舍利弗,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
- 訥命來Lv 66 年前
語言文字是溝通的工具,問題的產生是溝通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問題,一切就在不言中,各歸其位,互不影響,然而,這世界的運行,並不是如此理想,主要的是人類的交相影響其實是超乎語言文字,除了有形,人類能感知的世界之外,還存在著無形,包含著微觀,宏觀,過去,未來.
所謂的不生不滅,宇宙實相就是指這樣的狀態,所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塵埃往往不過是一念,一念想....,慾望的本身成就了各自所處的實相,在這過程,語言文字往往變成了話術,一代代的,使用者被這些話術所控制,於是,始作俑者的一個念頭(或慾望)變成了作文題目,靠著代代的催眠洗腦,影響著人類的抉擇,並由此決定了人類的命運.
不經意的念頭(問題),居然能變成禁忌或信仰,代代流傳,所謂不可思議. 所以,Curiosity kills a cat 不是沒有道理,如果自己不貪婪,詐騙集團怎麼會有可趁之機呢?
- 老天不是人Lv 76 年前
人的腦海=都只是個暫存區~~
很容易丟失的~~
弄一大堆文字義~~能搞得清楚嗎??
把=暫存記憶體~當=硬碟用~~??
這樣子好嗎??
不管它是甚麼=宗~~
都跟你的記憶體無關~~對吧?
你要的=不是把你自己的生活搞好嗎?
還是=~~~~~搞一大堆~~~跟你切身的生活無關的答案~~??
生活搞不好~~事事不順心~~
再來搞=殺人~~跳樓~~自殺~~或是=精神憂鬱~~??
佛教=在世間的用途~~就只能是這樣嗎??
如果=政府官員~~也都只是這種等級~~~
比早期的==笨蛋三=還不ok~~
這樣子==人民用這樣子的洗腦模式生活,還能不跳樓嗎?
2015-06-06 13:56:41 補充:
長得像個佛祖的青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