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這近兩三年社會發生一些案件來講,從前年北捷事件,去年文化小學事件、中山捷運事件,以及今年內湖事件,此三項事件就別講,主要是北捷事件,當時犯此案件的青年,年僅21歲,而且是個大學生,一個大學生做出此事,這已經證明整個國內教育結構完全出問題,為何每個人都把此事當成社會案件看待?
雖然此案件是屬於社會個案沒錯,但也證明整個教育制度完全出問題,因為我說過,一個21歲大學生會做出此事,這已經代表整個教育衰敗,而且這已經不是頭一次,曾經在台中槍殺某一位黑道角頭的那名青年,而且是個未成年,光是從此兩點來看,整個教育完全徹底衰敗,為何整個社會都如此不重視教育。
而且我也坦白說,若一個人過去沒有遇到事與願違,會選擇此路嗎?
我這一兩日在想,也許不能只站在他那邊,也應該至少站在受害害家屬那邊。這樣對受害家屬比較公平。
15 個解答
- 5 年前
大學生已成年,且需對自己的行為負法律責任,其實我們台灣的大學生一年大概有5萬多個新生,其中全部最多可能只有100個人做出這種類型的事,我覺得是媒體把這些事件報導的強度太大了,像是阿帕契只是有藝人涉入其中,媒體就報導的強度就這麼大,每十則新聞內有八則是在報導同一案件,這也是台灣媒體的習性
參考資料: 自己意見 - 5 年前
廢死是可以討論的。
有很少數知名人士都說:死刑不是唯一的選擇,我也非常贊同,最近發生了不少殺人案件,是乎不因執行死刑而改變,到的台灣在教育上出了甚麼問題?死刑的存廢問題是否是關鍵?
我個人覺得,死刑確實不能完全解決犯罪動機,原因應該是人權的錯置造成無法嚇阻犯罪,人權應該是每個人都享有的,既然去剝奪他人人權,應等同剝奪自己的人權,這才是人權的最大意義,監獄的功能應該是在剝奪受刑人的人權,人權組織卻誤把人權無限擴大,造成監獄變成受刑人逃避或休息的場所,鄭捷在獄中生活自在沒有受刑的感覺如何教化?監獄應該回歸本質,何為受刑人?其刑是甚麼?如果,不改變刑的本質,教化有何用?那還談甚麼廢死呢?多數人輸給少數人嘞。
- 5 年前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現代人的家庭教育崩壞....這些事情在阿公阿嬤或爸媽小時候那年代根本是不會發生的事情。有時候,在從前戒嚴時期,雖然民風很保守,甚至侷限多,但相對的人民的規矩真的好很多。現代人多了自由,也少了拘束,不免心有戚戚焉。以另一度空間的角度來看,它們就像被撒旦操控了一樣,很難想像一般正常人會做出這種事...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5 年前
因為兇手太沒天良~~~~~~~~~~~~~~~~~~~~~~~~~~~~~~~~~~~~~~~~~~~~~~~~~~~~~~~~~~~~~~~~~~~~~~~~~~~~~~~~~~~~~~~~~~~~~~~~~~~~~~~~~~~~~~~~~~~~~~~~~~~~~~~~~~~~~~~~~~~~~~~~~~~~~~~~~~~~~~~~~~~~~~~~~~~~~~~~~~~~~~~~~~~~~~~~~~~~~~~~~~~~~~~~~~~~~~~~~~~~~~~~~~~~~~~~~~~~~~~~~~~~~~~~~~啦
- 5 年前
僅只有「教育」崩壞嗎?
參考維基的條目, (先不論您是否喜歡,討論件事情有時總是需要點定義,即使這條目的第一行敘述的很含糊)
受到「好的」教育就真的不會出現這種傾向的人? (後續追加討論何謂"好"又是件麻煩事…)
本人在求學期間的通勤路上,曾在火車上聽到一對女同學這麼說:
"我去學校好好上課,放學去補習班後跟其他學校的人交流" '我跟妳正好相法'
Well…,既然能好好的學習,那為什麼還需要去補習班?
因為學生主動要求?因為家人忙於工作?因為"不能讓小孩輸在起跑點"的想法?
在當下我沒有問,也不可能去問這對同學為什麼還要去補習班,
但無形中,這是種很微妙詭譎的風氣。而風氣,便是一個甚至複數群體的風土民情習俗而來-「社會」。
同場加映的更新1:在問題的族群內,要自我找尋問題的方法是?
(1) 將現有的東西砍掉重練?
(2) 哪有什麼問題?一切都很「正常」啊?
(3) 將現有的問題更加重,於是先前的「問題」便不是問題了?
(4) 雖然知道哪裡有問題,但已經無力去變更問題,隨波逐流吧?
我相信相關學者並不是無視這些問題,但提出來的意見究竟會有何種成效,
又何時能收到成效,效果如何,方向是否錯誤,這都無法短期就能收到效果, { (1) (3) }
受到先前「教育」薰陶的一部分人群,會覺得這一切都很正常, { (2) }
對於現在環境下,為了生活打轉已經忙不過來的人來說,能好好維持「家」的運作以分身乏術, { (4) }
以及最後的隱藏選項 - (5) 其它。
同場加映的更新2:如果豬會飛,所以我就會飛……?
這是個完全開放的假設問題,所以一路順遂的人是否真的會選擇此路?
或許可以來討論一下「若P則Q」這麼一件事情。
最後,若是曾經拜讀過「謝天」這文的話,「要謝的人太多,那就謝天吧。」
要探討的「點」太多了,那就推給「點」的總合-「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