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佛陀教導四聖諦,[滅]之真實義?
佛陀初轉法輪時開示四聖諦:苦、集、滅、道。
請益諸前輩,可否幫我解釋何謂[滅諦]之真實義?
利益後學深入探討及學習。阿彌陀佛!
感謝璇磯子大德說得很好,"苦"確實虛妄不實,但是種種"念頭"卻讓自己誤以為苦是真。
我想理解的"滅"並非治標性的"息念",也非當下性的"覺知",那些確實能解苦,但無明的習氣業力太重,仍只是不斷在輪迴而已,我想討究的是...心要如何"息滅"對世間的種種[渴愛]?
感謝原本如此大德,言之有理!善哉!阿彌陀佛~
我以為自己不再困惑了,但事實上無明的習氣仍有空再幫我看包,我要像我現在差不多大小的。然存在,就該繼續往前走;四聖諦中的道諦是指出世間道(不二),然而若沒有內觀道,出世間道無法自己生起。只要煩惱仍潛伏在身上伺機而動,就應該先努力[修習內觀],以聖道斷除苦的真正原因---渴愛。
抱歉~手機不好按,更新上述:
四聖諦中的[道諦]指的是出世間道(不二),倘若沒有內觀道,出世間道無法自己生起。只要煩惱仍潛伏在身上伺機而動,就應先努力[修習內觀],以聖道斷除苦的真正原因---渴愛。阿彌陀佛!感謝。
感謝璇璣子大德,善知識法喜!....
15 個解答
- samLv 75 年前最佳解答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四
如實知 苦是逼迫相,自性本空,遠離二法
如實知 集是生起相,自性本空,遠離二法
如實知 滅是寂靜相,自性本空,遠離二法
如實知 道是出離相,自性本空,遠離二法
● 思益梵天所問經 解諸法品第五
聖諦者。
知苦 無生。是名 苦聖諦。
知集 無和合。是名 集聖諦。
於畢竟滅法中。知 無生 無滅。是名 滅聖諦。
於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 得道。是名 道聖諦。
● 諸法無行經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
世尊。
今云何應觀四聖諦。
佛告文殊師利。
若行者
能見一切法,即是無生性,是名見苦。
若能見一切法 不集不起。是名斷集。
若能見一切法 畢竟滅相。是名證滅。
若能見一切法 無所有性。是名修道。
- 5 年前
斷執、境界轉,是滅諦的義。(此觀念,緣自阿含經)
寂滅,唯滅盡定可入,若入寂滅,道諦即不存在,故不該是滅諦的義。
滅諦的解義,當上承集諦、下接道諦,否則四諦不成。
(可參考心經,空中無....苦集滅道...然後才有究竟涅槃,這次地不應該亂。)
個人邊見!
- 東正旅行 啟明星下的十字路口Lv 65 年前
版主師兄………
許多人都這樣認為……
…"苦"確實虛妄不實,但是種種"念頭"卻讓自己誤以為苦是真。 ………
但是事實上…
虛妄不實的是認為“苦虛妄不實”
這個念頭觀點……
經上云…四聖諦…苦聖諦……
聖諦者…真實不虛……若是苦虛妄…那麼您如何知?如何見?…苦諦?
佛所顯示…皆是真實…
當師兄真的發現虛妄時…
就能明白什麼是真…
不才愚見…願法喜充滿
滅…是除二病執著,除虛妄,而起勇猛入道
- 匿名使用者5 年前
為何不肯自己好好讀阿含經(或南傳應部)呢? 看不懂古文 找註解 對照白話文
經中很清楚說了 四念住 。 在念住於身 心 時 ,慢慢對會看到 味(貪著) 患 (貪之過患) 離(漸能離欲)
- 您覺得這個回答如何?您可以登入為回答投票。
- 5 年前
5/25 補註
要想進入滅的真實相、即使相信了理解因果邏輯也做不到。因為眾生始終顛倒「妄想」難以成就。
光是顛倒妄想、什麼有的沒的成就這幾個字、就足以引起眾生第六意識產生更多妄想。什麼是妄想、虛妄不實的想法想像。只要眾生繼續在「妄想」的迷宮裏打轉、把整個宇宙思考一遍得到的也只是妄想副作用。
你試試看10分鐘暫時不去想事情、會有什麼結果。呼吸會繼續嗎、渴了會不會自動倒水喝、想上廁所會不會去上。自性的功能遠遠超乎普羅大眾的「想像」。
因為眾生有苦、所以產生了滅苦的需要。肚子餓了想吃飯、腳底有刺要拔掉一樣。也因為眾生需要所以佛慈悲為我們開示了一切的道理。
滅的真實義是什麼、眾生顛倒妄想以為「苦」真實存在、因此佛為眾生開示種種方法、來滅這個虛妄不實、根本不存在的「苦」。如果人生的苦真實存在、為什麼想到別的事時、這個苦的感覺就消失了。好比你身體不舒服、滑手機玩online game 可以玩到整個人都忘掉呢。
由此可知這個身體的苦也是生生滅滅、不是真實存在。這一念存在、下一念消失、然後下下念又產生、消失。這樣的過程不過是業力現前的一種表現、善惡業果報的表現在這個「業報身」上不斷發生。然後擴及到你居住的地方、經濟收入乃至於整個由業力所展現的世界、也找不到一個「苦」的存在。
為了對治這個妄苦、必須產生一個什麼法來對治它、在形而上勝義諦的理解裏、這個法也只是暫時存在而不是永恆存在。
在還未能真正理解苦是虛妄不實之前、你跟眾生說苦是假的很難讓人相信。理解苦是生滅無常、身體也好人生的一切不順也罷、皆是因果因緣業力所現之後、自然能減輕對苦的執著。
而最後這個苦也就隨智慧的增長、業力消除而滅除。
- 5 年前
舉題者應已先作了些功課,下過了一番功夫。雖聞佛開示,卻不得悟入。
若就《雜阿含 轉法輪經》來說,世尊為何三轉法輪?而非一、非二、非四五六轉?
若就上面同修所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四》來說,經文云:
「苦即真如 真如即苦 無二無別,唯真聖者 能如實知。
集即真如 真如即集 無二無別,唯真聖者 能如實知。
滅即真如 真如即滅 無二無別,唯真聖者 能如實知。
道即真如 真如即道 無二無別,唯真聖者 能如實知。」
其意又如何?當於此處透出。若仍著於意識知解,終究不得悟入。
- charlieLv 75 年前
佛說四聖諦...是佛法修行的總綱領....不是知識的清談.
修行的要項...必須對[四聖諦]如實知..
此是[苦,集,滅,道] 應遍知 已遍知.....三轉12行相.
是釋迦佛教導[五比丘]的修行的方法.
每一相...都有甚深的體証層次....否則[五比丘]一起聽聞佛說後,應該共同現証聖賢.
但其實並不然...尚要佛陀的細部指導才陸續得証聖賢.
所以說...不是佛法知識的清談....是需要體証的層次!
**[滅]...簡單的說就是[[究竟苦邊]]...滅[苦]!
五受蘊生命本都在[苦]中...因為[[無常故苦]]!!
從[知苦];[知苦的成因]; [不再造作苦的成因]....才達到生命狀態的離苦也永不再受苦.
眾生最大苦的根源...就是無止盡的再生[六道輪迴]....有[出生]就必然在[無常法]中受苦.
所以[滅諦]也是說明...永離苦因...不再輪迴的涅槃生命狀態!!
以上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