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我父親完全沒任何的愛與親情,這樣的我是不是很不孝?
我的父母在之前因為某些原因分居了快5年多,這段時間雖然我和我媽媽周一到周五還是會和他見面,但我感覺我和他越來越疏離了。最近他搬過來和和我們一起住,但我竟然感覺不到任何開心的情緒,甚至早上見到他還覺得厭煩。
其實他對我和我哥比兩年前更好了,但我對他卻沒有任何感覺了。簡單來說就是我無法將他看作是家人,相處時就像對陌生人一樣戰戰兢兢的。我感覺可能是因為他之前說的一些話讓我感到我們的價值觀實在是相距甚遠,但是我哥明明也說過一樣的話,我也還是能夠把他當家人看待,我對他還是有家人之間的愛的。
現在的我對與父親只有未來必須報答他的養育之恩的一種責任感而已,要是這種責任感消失,我和他的關係說不定就只剩下基因與姓氏了。
稍微描述一下我父親好了
我認為他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但我一點都不想變得和他一樣。
他的學習、專注力都很好,社交能力也很不錯,他創業到現在也算是事業有成,和老婆相處的也不錯(分居並不是感情問題),感覺就像是個人生勝利組。
但是我從他的言行舉止感覺到,他是個非常沒有同理心的人。(上面提到的他說的話,其實是之前他說過了歧視同性戀、外籍移工的話,讓我覺得很不開心)一直認為他做得到的是別人也應該做得到,不然就是那個人不努力才會這樣,而且也一直以很看不起年輕人。
我總覺得一直無法與他好好溝通,或許是一種習得無助感吧,總之我就漸漸的放棄了。
抱歉,我可能表達錯誤了,我描寫太多關於價值觀的部分。但其實我會對他有這種感覺並不全是因為價值觀的問題,而是他強硬的態度,完全不願接受任何異議。而且就算有困難去找他幫忙,通常也得不到什麼幫助,只會被罵而已。
3 個解答
- 匿名使用者2 個月前最佳解答
每個人本來就會有自己不同的價值觀,就算是再緊密的家人也是一樣地,
因為每個人本來就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擁有別人無法干涉的自主呼吸及思考。
你要學會的應該是尊重家人的價值觀,就算與你大相逕庭,
但不該因為價值觀不同,就全盤否認家人之間的親情。
當你生病或需要別人幫助時,會跳出來幫助你的是家人,而不是那些虛渺的價值觀!
- 匿名使用者2 個月前
會有以上所述這些感受,也許有其前因後果
這也牽涉到親子關係的培養與互動,需要時間與耐心,若終能父(母)慈子孝則最佳。
目前暫從兒女方可做到的部分略說此可進一步思考,我們是從那裡來?乃由父母所生也佛經上曰: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又有四重恩當報,頭一個是父母之恩若他人乃至親友有偏頗的價值觀,也許對我們而言,反而是一種可為借鏡的反面教材,可心生警惕即可,不用為此感到難過、挫折、或生氣因為,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以上這些情緒大概由來已久了首先要安頓的反而是我們自己建議可開始看弟子規與靜思語,裡頭有許多充滿人生智慧的話語,有助於我等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南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