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師兄 菩薩跟佛有甚麽不同 ?
我在鹿鼎記 看到
抄家片段的時候
看到左方觀世音
和右方釋迦牟尼佛
菩薩 跟佛的差別是什麽 性格 程度 經驗
範圍 時間 空間 數量 ?
又有何不同 ?
還有請問師兄是菩薩較多 還是佛較多 ?
請回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X80aaJuqw

1 個解答
- 水水Lv 41 個月前最佳解答
目前華人共識的這個菩薩是一回事,而梵語的बोधिसत्त्व本意是另一回事。
首先菩薩是釋迦牟尼成佛之前就已經存在的概念,祂是印度更早的原生宗教就在信仰的。
菩薩在佛教"一切有部"派系的信仰中首先是以樹的型態出現,就是釋迦牟尼悟到的時候所在的那棵菩提樹。
而大眾部的案達羅派認為菩薩是靈識入輪迴之前的那個無心、無我、無欲....的那個至純的狀態,就是生靈最原始的那個狀態叫菩薩,所以釋迦牟尼在成就如來之前肯定也有過那個狀態(果然很大眾)。
而華人普遍認知的那個菩薩概念,是據稱是來自唐三藏西天取經運回中土大唐的那一系列漢語所謂的大乘佛法(實際上原始的釋迦牟尼學說只有各家分支,沒有大小乘這一說,華人學術界習慣將一切二分法):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立四弘誓願(大誓莊嚴,sannāha-sannaddha)、發菩提心(bodhi-citta),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即是「菩薩摩訶薩乘」,亦即大乘佛教。因此,菩薩道是大乘佛典的主要內容。就是直接把菩薩神格化成一個概念,不再是靈識的最初形態也不再是樹,而是具體到可以拿香來拜、可以上供品、會保佑會點化你、讓所有說華語、日語、韓語的信徒都願意投錢買保佑買點化甚至買一胎確定是兒子的胎盤,說白了就是一個能滿足一切人性基本欲望的神格體,原本菩薩代表的無欲、無我的什麼亂七八糟的在華人世界裡就是異端,不保佑人不滿足人欲望的統統都是邪魔歪道。而這就是所謂的大乘佛教。